发布时间: 2016-08-17 |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任手术室护士长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长城学会会员
中国新闻学会摄影家会员
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北京月讯签约摄影师、cfp签约摄影师。
2007年开始学习摄影,从拍摄美丽的风光开始,到现在更加热爱人文题材,拍摄主题有长城系列、故宫系列及城镇乡村系列。
几年来,作品多次在《中国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报》、《摄影与摄像》杂志发表,长城摄影作品曾获陈家堡长城摄影大赛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摄影大赛一等奖、丝路嘉峪关长城摄影大赛优秀奖,八达岭长城摄影大赛优秀奖、第20届奥地利超级摄影赛入围奖、城乡作品及反映卫生行业身边的故事等获北京市卫生系统摄影大赛一等奖及二等奖。
2014年美丽中国、寻找美丽乡村摄影赛获精彩影像奖,三届感动佳能摄影赛优秀奖等。
2016年4月在佳能公司举办个人影展。用心摄影,贵在坚持,摄影虽苦,乐在其中。以手中的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只有自己被感动,才能感动他人。
故宫是诗,它富于韵律与节奏,也赋予我们想象的空间
故宫是画,它金色与红色的气势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流动的光影
变幻无穷
故宫是书,它记载着宫中五百多年的历史变迁
故宫现在还是一个大公园,孩子们在宫中尽情的玩耍
我镜头中的故宫是庄严的、有气势的,灵动的,还戏说着过去的故事
作品展示
在这里,故宫不是世界建筑杰作的展示;也非明清两朝五百多年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摄影家避开了故宫的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不戏说,也不亦步亦趋还原正史,不带给今天的观众以轻佻或沉重。在这里,故宫只是往昔的回声,是寻常百姓家的背景墙。故宫,只是摄影家的题材。
当摄影家把故宫吉祥物“壮壮”和“美美”放置于故宫进行拍摄时,摄影家准确捕捉到这一重要的差异点,回归摄影的本体----不是编剧,也不是历史学家或建筑史学家。于是,在她的镜头下,一种清新的“有意味的”摄影形式就诞生了,于是,艺术境界就自由了。(玉海)
我拍摄故宫已二十余年了,常常觉得故宫已被我拍摄得差不多了,很难再有什么新的发现。然而胥焰的照片着实让人吃惊,她的故宫照片让我这个自以为对故宫熟之又熟的人感到陌生了。空阔的太和殿不见了,只剩下金色、黑色、白色的奇异组合;雪后的宫殿颠倒了,竟然出没在蓝色的金水河中;狭长的宫中通道豁然开朗,白云悠然地飘飘而落;太和门前的铜狮不再安稳,斜云成了它欲飞的翅膀……胥焰的故宫作品给我的启发,哪怕是大家熟悉的事物,只要醉心于它,仍能给人视觉的新鲜,当然醉心的同时,还要有艺术的天赋,生活的积累。看胥焰来自深宫中的照片,我可以说:醉心、天赋、生活她都不缺。(李少白)
拍摄故事
在我刚开始认真摄影时,我遇到了李少白老师,我们一起多次拍摄长城,每次都能聆听到他给我们讲摄影,讲做人,他是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那时,我才知道摄影是用光的艺术,一次在去长城的路上,李老师对我说,你为什么不去拍拍故宫,我想,去故宫拍什么呢?故宫对于我只有小时候的一点点记忆,只记得故宫很大,很空旷。看了李老师《看不见的故宫》,才知道还有故宫摄影,看到了李少白老师运用丰富的镜头语言,为人们讲述那些深藏在深宫中,高墙内的尘封往事。故宫真的是美不胜收,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对故宫产生了好奇,我开始了解故宫,认识故宫。于是,我在2009年第一次走进了故宫。站在故宫的广场上,感到茫然与惊叹。茫然的是众多的游客混杂在如此壮观的建筑群中,我不知道应该从哪里拍起;惊叹的是,当我静下心来,滤过人群,我看到了一个博大的故宫。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和门前青砖墁地的一个大广场。广场南部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着一条如弓形的金水河。河上并排横跨五座单孔石桥。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这五桥随着弯曲如弓的金水河河道也成弧形排列。
整个广场是一个和谐、美观的整体。这天,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和红墙金瓦倒映在金水河里有了油画般的色彩,阵风吹过泛起涟漪,又呈现出另一种意境,如梦如幻,光影中的桥栏也呈现出美丽的曲线,我喜欢那雕刻着蟠龙祥云的汉白玉栏,它们一排排,一列列,充分诠释了线条之美。拍摄故宫也是一种感觉,我第一次发现了故宫的美,对她我有了一种初恋的感觉,她使我心动,使我有激情。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故宫,我一次又一次的走进故宫。
故宫除了拍摄规模宏大的精美建筑外,她精粹的藏品以及许多小景,如大缸上的狮头侧影,颐和轩前的日晷,乾隆花园中流杯厅内的曲水流觞,窗棂红柱,都随着光影而变化着,无穷无尽,我尽情地捕捉着那光影的美丽。故宫的美无所不在, 就看我们能不能去发现,就像李少白老师的《看不见的故宫》,是要我们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
故宫也是庄严的,威武的青铜狮子, 铁制、铜制、鎏金收口大腹、两耳加兽面铜环的大缸,金光耀眼,质朴端庄,也给人以冰冷的感觉。一场雪后,改变了先前的印象。雪后的故宫美如画,洁白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表现出了质感,一个个螭首,铜狮、兽面都顶上了“雪帽子”,像一只只雪白的兔子,哪还有往日的威严。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仙人脊兽,它们或迎着风雪像是在飞驰着,或裹着厚厚的“雪被子”蜷缩着,给庄严的故宫增添了一丝俏皮,就像一个个生灵,你能说故宫没有生命。我尽情地拍着,把这一切的美摄入镜中。雪化的很快,汉白玉栏、浮雕变得油润,再有一束阳光射在上面,美极了。
冬至在我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民间要吃面,“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这一天,朝向南面的房屋里,阳光最充足,屋里亮堂堂、暖洋洋。我连续六年选择在冬至这一天来到故宫。这天的阳光果然充足明媚,阳光照进了大殿内,照在皇帝的坐椅上,照在室内的文物上,我收获特别大,我追光逐影,直到太阳渐渐西下,最后的阳光撒在地面上,一片金红。
故宫博物院的拍摄除了它庄严绚丽,气魄宏伟的建筑外,还有着绝无仅有的独特藏品,每每我走进故宫,无不为那些精美的宝贝所吸引。由于这些藏品只能隔窗相望,而玻璃会造成许多反光影响拍摄,但我偶然的发现,当阳光透过玻璃打在藏品上时,有种梦幻般的美。拍摄这张照片时,古老的地砖被反射到玻璃窗上,与室内的藏品相映,重叠在一起,虚幻、朦胧,尽显光影的美丽。但这美丽如昙花一现,可遇不可求。当我再次来到这里时,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角度与感觉,这也诠释了摄影的不可重复性与魅力所在。
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有光才有影,在大自然中,光影的变化魅力无穷。故宫长廊上的镂空木雕,通过光反映到长廊墙壁的书法作品上,象征中国传统的红色与散发着墨香的黑色在这里发生了碰撞与交织,使一个很平常的景物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同时也丰富了画面,增加了空间感和层次感。
故宫里面到处有风景,到处有说不完的故事。七年多来,我无数次进宫,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故宫的美无处不在,我至今仍没有把故宫走遍,仍有许多历史我没有读懂,也还有许许多多的美没有被我发现。今后,我还要继续走进故宫,把故宫作为我摄影生活的重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