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他乡——“拍照吧少年”第四季摄影作品展

发布时间: 2017-03-27   |   作者: 裘诚 张景然等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新浪图片“拍照吧少年”第四季摄影作品展暨“拍答”启动仪式3月35日下午在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举行。

本季“拍照吧少年”由新浪图片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主办,由五位中国顶级一线摄影师组成导师团,带领15名学员,分组前往创作地点进行为期五天的摄影集训。五位导师分别是张立洁、赵亢、王轶庶、张巍和贺建华,五个集训地点为广西河池、贵州黔南州、云南大理、陕西商洛和西藏日喀则。本季的主题是“他乡”,作为旁观者,在学员们的视野中,农村并不是一个完整而绵长的故事,而是抽离的瞬间片段。这些片段,完全超脱了通常的阅读期待,滑向另一个时代语境。

“拍照吧少年”是由新浪图片主办的公益性摄影工作坊,面向全国热爱摄影的大学生以及26岁以下的年轻摄影师招募学员,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吸引上百万人关注参与。

 

陌生的他乡

文|策展人新浪图片总监翟红刚

 

和城市一样,农村正在变得陌生,逐渐远离传统的记忆和想象。

太多的人从农村涌往城市,又把城市带回农村。最终,农村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除了回自己的故乡,我们很少去农村,即便去,也是因为那里的景色或名胜。走进别人的故乡,走进农村的细处,是怎样一种体验?

农业银行和新浪图片一拍即合,希望通过“拍照吧少年”,共同做一次这样的尝试。

从珠峰脚下,到边陲小村,从革命老区,到国家级贫困县,再到布依族新村,跨越数千公里的影像探索,15名90后摄影新人对5个相貌迥然的当代农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是一个摄影训练营,新浪图片已经连续做了四年。每年形式相当,邀请数名颇有成就的摄影师做导师,全国招募学员,一起完成一次摄影之旅。

我们要求学员须26岁以下,每年的入选者多为在校大学生,尽管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少年,但相对于辛苦讨生活的人来说,他们的心思和情怀,都还很“少年”。

一路走过,我们发现农业银行是一家颇有人文情怀的金融机构。他们根植农业,服务农民,对农村的理解远甚于我们的走马观花。有了他们的引导,学员们进入他乡,有了入口和深度。

我们组合不同影像类型和风格的导师,张立洁、赵亢、王轶庶、张巍、贺建华,试图借助他们的视觉经验,引导学员们在短时间内体验不同的影像语言,在纪实、艺术、时尚之间建立某种冲突,然后跨界融合。

作为旁观者,在学员们的视野中,农村并不是一个完整而绵长的故事,而是抽离的瞬间片段。这些片段,完全超脱了通常的阅读期待,滑向另一个时代语境。

他们用多维度的影像表达方式,消减了通常的农村印象,场景分崩离析,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似乎每一个碎片都在展现出自己的力量。他们不再对现实求全责备,而是把目光投向脚步所及的小空间,让现场与自己的内心关联,不再理会他人的体验。农村,没有了特别的地点的意义,只是一个象征物,映射出的是摄影新人们对这个陌生场景的个性感受和个人兴趣。

影像所还原的现场就在那里,但时代语境变了,说话的人,和听讲的人,都不再揣摩对方的意义,而只关心自己的内在。在摄影新人们关于影像的概念里,摄影似乎断片进入了新世界,不再需要权威去解读,也不再需要榜样去膜拜。

我们很难用具体的摄影风格来限定住学员们的摄影实践,即便是专业主义的谆谆教导,也不能影响到他们的执拗。他们的影像稚嫩,混沌,充满不确定性,又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习惯质疑,所坚持的不是忠于现场的客观记录,而是从内心出发,又回归内心。这或许就是新时代语境下的真实,让我们拭目以观。

 

《sigh》裘诚作品
 

《高山我梦》张景然作品
 

《蚂拐节》季怡雯作品
 

《迷雾》石万宁
 

《县城与我》丁刚作品
 

陈德《潮汐》
 

蒋磊磊《好花红村花好红》
 

孔诗雨 《大理》
 

罗凯《碎戏小城》
 

史阳琨《扳机》
 

吴佳星《新旧》
 

谢佳俊 《江孜情书》
 

尹航《那山,那人》
 

郑泽絮 《意写》
 

朱骏作品《三槐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