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4-13 |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从1985年到2016年,摄影师陈志贤每年不只一次从东南沿海来到山西晋城,将镜头长久地对准位于这座小城中心的人民广场。30多年来,人民广场周边的一切都变了,唯有一座1968年建造的毛泽东雕像从未改变。
今年9月,映画廊联合知名策展人罗伯特·普雷基,将这组作品带到了平遥国际摄影节,并最终收获了“社会生活类优秀摄影师奖”。
前两天,映画廊于北京再次展示了这组作品,仅在照片搭配上做了些许调整。另外,除了墙壁上的常规呈现,展厅中央还悬挂了众多输出尺寸巨大的展览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月10日。
作为此次展览的艺术顾问,老普是这样评价摄影师陈志贤:“‘决定性瞬间’或精确设计的照片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他很快,信直觉,更像是罗伯特·弗兰克的简易版。他看,他感受,他拍,然后他微笑。他深切地享受拍照本身。陈志贤的视觉写作是强烈而即兴创作的电影式内容,他的创作是直接的‘快照拍摄’风格。”
这组作品又被称为“一个人的广场”。在小编看来,这里的“一个人”显然有着两层含义:一是指几十年来反复造访这座“非亲非故”小城的摄影师,二是指广场上这座兀自矗立的毛泽东雕像。从这个的角度来看,“广场”的意象也变得更为耐人寻味起来。
在展览现场的座谈中,许多嘉宾谈到一个观点,那就是在这组照片中,毛泽东雕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广场上的变迁。
小编却不这么认为——这座雕像的存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它,这座广场就缺少了一个基点,缺少了一个大背景,同时也缺少了许多象征意味。正是由于这广场之上永恒的变与不变,历史的细节才被丝丝显露。而最终,这组作品的主体既不是雕像,也不是广场,而是沧桑巨变中的时代本身。
摄影师陈志贤1954年出生在距晋城1400公里外的南方城市。他在温州度过了童年,在上海经营电器生意,从1985年开始记录晋城,手中的相机从胶片到数码,影像从黑白到彩色。他在这里度过了12个春节,5个元宵节,还有3个中秋节。在工作之余,这样长时间的拍摄是不易的,在多年的坚持中仍然饱含激情更是难得的。
不过,这组作品终究不是完美的。摄影师在几十年间拍摄了数量极为庞大的照片,从其中挑出佳作并不是难事,但仍有部分照片过于直接、生猛,似乎缺少一些诗意的摄取。
在这一点上,小编十分赞同现场座谈嘉宾徐勇提出的观点,即类似这样的社会记录摄影需要不刻意地撷取,需要自然地拍摄,需要普世性影像。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在时代的浪涛中存留下来,体现价值,成为经典。(马小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