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5-08 |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是,如果我们踏进了一条照片的河流呢?那或许可以使我们无数次的踏进“过去”。
欢迎来到我们的展览,踏进这条照片的河流——它由7位来自中国、西班牙、波兰、日本的中外青年摄影师作品的小溪汇流而成,它们或婉转,或湍急,或清澈,或幽深,或凝重,或沉郁——在这场影像“青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我们将与此、与彼、与过往、与未知、与世界不期而遇。
展览的主题之所以定义为“遇见”,是因为不论是对于拍摄者还是观众,摄影的秘密就在于我们要在遇见中观看,在观看中遇见。每一个场景,每一件作品,都期待着“遇到对的人”,然后,它的生命才能开始。
中国摄影画廊已连续四次举办《致青春》系列摄影展,在这温暖的五月,让我们再次与青春作伴,与未来拥抱!
展览时间: 2017年4月28日—6月9日(09:30-17:00 周末、节假日闭馆)展览地点:中国摄影画廊( 广安门内乐凯大厦二层)策展人:张双双,苏月斫, 韩伟方,蔡元卿
参展作品
《生活在澜沧江·湄公河上的人们》有人说航拍视角是上帝之眼,我想要是真有上帝,那他肯定是高于我们所处的维度而存在。从无人机传输的影像中,我看见了劳作、嬉水、狂欢和群舞的人群,也看见了人类建造的古迹,栖身的居所,运输的轮船。抛开我所有理性的认知,仅从维度空间来思考,在展开的二维平面上它们仅是些不同形状的图案。正如我拍摄时的感受一样,我听不见河流的咆哮,马达的轰鸣,人群的欢笑,甚至听不见祈祷的声音。如果造物主也同样在高维度中看我们的世界,会不会是一切都是像我们所看到的二维世界一样呢?河流、房舍、轮船和所有人类的行为,在他眼里是不是也仅是些低维空间的不同形状的图案呢?会不会也一切都失去了声响,正如这条河流在宁静的流淌,时间在安静的流逝一样。
作者简介
马进忠(Ma Jinzhong) 1983年出生,祖籍云南普洱市,生活在西双版纳,现为自由摄影人。 2016《生活在澜沧江·湄公河上的人们》参加第十五届2016韩国东江国际摄影节,并获摄影节国际公开摄影大奖。
《31℃》一直心系南,始终北靠岸。那年,我离职后,去南方呆了一段时间,去过港澳深、尼泊尔泰国,机缘巧合又去了拉萨和新疆。离职后的这一段旅程均非刻意行走,而是巧合地把时间地域一茬接一茬,随心行走。在实地的旅程中,地域之间的差别异常明显,但在后续的再度编选时,我惊奇地发现,影像是这么的有意思。这些不经意拍摄的无面的、遮掩的、模糊的脸庞身躯,居然被串联在了一起,它如同这段紧密旅程一样,看似自由却又呼吸的不那么透彻。 8月,在拉萨过了31岁的生日,这年夏日是体感的31度,略热未燥……也很遗憾的丢失了好多没来得及梳理的影像资料。 有的记忆留在了口述里,落在纸面上的又夹杂了些遗憾。生活亦如此,彼得此失………
作者简介
白杉(Bai Shan) 1985年出生,时尚摄影师,独立摄影师。 2014年,首届中国十佳手机摄影师、入围2015大理·亚洲先锋摄影师; 2014年,独立出版手机摄影书《过》,参展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2014年,手机组照《北京地铁》获中国梦随手拍全国摄影比赛一等奖; 2010年,出版《内蒙古》自助游; 2016年,《31℃》出版。
《今天你会不会来》 二零一五年的某一天,我遇见一位陌生老奶奶。她满头白发,身着玫红色夹克,戴着墨镜,站在那里,像一个少女。“请让我给你拍张照片。”她答应了,我们口头约好某天某处见,双方并不留下即时联络方式,这意味着,当我们各自转头,迈步走,一方失约,便可能再不相遇。让人没有安全感的约定,一切的浪漫与残酷,从这里开始。我在生活中即兴向不同身份的人发出“几天后见”的约会邀请,双方在没有“即时”甚至任何联系方式的情况下达成口头约定,我也向自己发出了约会邀请。我以这种方式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个体的身份与精神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自我的审视。我在约好的时间地点等待,今天,你会不会来?
作者简介
吴郑鸥(Wu Zheng-ou)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作品曾在多家媒体和网站发表,并被收录于由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显影——纳切威、寇德卡、尤斯曼与中国40位摄影师》、《显影 (第二季)》 等图书。 2012年,《周遭》,济南,第四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并获得首届“青年计划资助”奖; 2012年,《周遭》,天津美术馆,“寇德卡与中国摄影师作品展”; 2014年,《他方》,济南,第五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 2014年,《最后一片绿地》,北京,无忌摄影全国新锐摄影展; 2015年,《今天你会不会来?》,北京,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毕业联展。
《公交地铁日记》因为容易忘记,所以我们需要用镜头记录下那些平日里不经意间让我们有所感的街头场景。每天上下班乘坐公交和地铁,用手机记录下那些有一面之缘的同路人。狭小的空间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场场的生活戏剧,一场场有关大都市的小人物们为生活而奔波的戏剧。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地方,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小小的箱体里都毫无掩饰的展示在镜头前。作为同是挤车一族的我来说,拍他们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拍我自己,这些同路人就如同是我自己的镜像一样。这组照片是本人于2014-2016年陆续拍摄到的,以后还将继续把北京公交和地铁里的故事用影像日记的方式记录下去,形成一本影像日记。(该项目仍在继续中……)
作者简介
张开宇(Zhang Kaiyu) 1977年生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目前定居于北京。利用上下班路上的碎片时间使用手机拍摄街头的所见所闻,以影像日记的形式每天坚持拍摄。2013年7月开始接触摄影,2013年底开始使用手机进行街头摄影。随走随拍、随遇而拍是平时主要的拍摄方式,以收藏影像的理念进行拍摄。关注身边的普通人,用手机镜头不间断的记录那些目前司空见惯但未来可能将要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街头景象,记录那些具有当下时代特有符号的街头场景,捕捉那些平凡中不平凡的瞬间,以写日记的方式慢慢形成一本具有年代特征的影像日记。
《寻迹多摩川》多年以来,我一直探访多摩川,在河边走过就会发现这里的风光一直发生着变化。但是,当我看到照片的时候,就总能回忆起曾经的时光,似乎也能闻到过去的味道,能看到曾经那落日的余晖。我想这里堤岸的轮廓将发生变化,看上去和人类一样。
作者简介
山下隆博(Takahiro Yamashita) 1984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 2005年毕业于日本摄影艺术学院;现今在日本东京工作,拍摄工作包括与印度社会问题相关的多个项目、河流主题以及有关核电站相关的内容。
《日常·邂逅》本系列作品摄于美国,拍摄时间长达数年。这是一部半自传式游记,全来自于我对童年的回忆,当时我的父亲住在加州,不在我身边。这些图片捕捉了我记忆和幻想的片段,记忆当中也包含了虚构的部分,这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记忆。有时,我们故意忘却一些重要的事;有时,我们以为梦境成真。对过去的怀念,以及父亲断断续续的陪伴,让我变得脆弱,这些图像都是我童年的映像。
作者简介
里卡多·迪茨·巴埃萨(Ricardo Diez Baeza) 1977年出生于西班牙,对祖父NikonF3相机的向往点燃了他对摄影的热情。后来,大学里的专业学习开启了他在发展合作论坛的职业生涯,这份工作给了他环游世界的机会。在每一次实地任务中,他都带着相机。就在2010年海地地震一周前,他因工作前往太子港。地震将他困在了被摧毁的旅店房间,获救时身外之物已寥寥,那时,他意识到自己本能的需求就是拍照,不仅要捕捉周围人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情感。 2013年,他的处女作URBACIDE出版。这是一部评述城市环境中的自毁式生活方式的黑白摄影作品,曾在法国和老挝展出。同年,他与札幌一支舞踏剧团(札幌故事)合作,拍摄他们的街头表演,并在日本札幌和小樽展出摄影作品。
《生活剧场》《生活剧场》系列是关于生活的个人化的摄影系列作品,表达摄影师本人如何感知和理解生活。该系列探讨了日常生活中的超现实主义,将摄影师个人经历与对于周遭事物的想法结合在一起。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大众传媒对人类生活的入侵,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许多人感觉自己与世界脱节。有些人试图寻找避难所,为自己创造另一个现实世界,有些人则仅仅是寻求临时逃避的出口,将自己的情感彻底宣泄,还有一些人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进行角色扮演或假扮成电影、游戏或日本动漫当中的超级英雄。整个世界犹如一个剧场,人类只是在上面表演的演员。这出戏是由万能的造物主设计编排的,如今,神的力量交给了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正在塑造我们的生活,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也直接受到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影响。
作者简介
托马斯·拉扎尔(Tomasz Lazar) 1985年出生于波兰什切青市,独立摄影师,毕业于西波美拉尼亚理工学院(West Pomeran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专业任教。在波兰国内以及世界各地,他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奖,如荷赛、POY、CHIPP、索尼世界摄影奖、国际摄影家、BZWBK新闻摄影奖、报道摄影大奖、松下年轻新闻摄影节等。拉扎尔的作品发表在多家知名媒体上,包括《纽约时报》、《新闻周刊》、《星期日泰晤士报》、《纽约客》以及《洛杉矶时报》等。他热爱音乐,喜欢咖啡,爱好与人相处,并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