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行走,在回家的路上《瞬间的触觉》引发的感与思

发布时间: 2017-05-17   |   作者: 王瑶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国人素有“成名要趁早”之说。若提及摄影 “神童”,则不能不提王瑶的名字。11岁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7岁举办个人影展、28岁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称号、30岁获荷赛金牌……这份少年人的资历,至少在今天的摄影界,可谓无出其右者。

然而历来“神童”所以闻名,多在才华。而创作之道,晋入一定境界之后,思想情怀的价值,将远在才华之上。这就意味着从神童到名副其实的大师,必须走过一条异常艰难的蜕变之路。多数人的宿命只能是在途中掉队,只能真正的强者,才会走到终点。

 

 

 

《瞬间的触觉》一书,对于王瑶女士而言,或许就是这蜕变升华之路上坚实的一步。

本书十四章,对应着作者在十四个国家/地区拍摄的《家园》系列作品,及其拍摄的手记和思考。这十四个拍摄点中,有十三个属于“异国”,先天存在文化的隔膜。而作者除了在美国做了一年多访问学者,其他国家都是“行色匆匆,只有几天时间,而且都是在工作之余抓拍的”(作者自述)。

然而就在这“行色匆匆”之间,作者到秘鲁,看到了印第安文明的诗意;在哥伦比亚,看到了带来《百年孤独》诞生的魔幻;在印度,看到了恒河永不停息的流淌;在墨西哥,看到了金字塔与仙人掌之间的神秘气息……来自东方的客人似乎不需要长久的时间为媒,就能与当地血脉之中的文化特征亲密接触。

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方法论的层面,作者将其归结为对“特定性瞬间”的把握。所谓“特定性瞬间”,即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象。并为此类影像总结出四项特征——故事性画面、意向性内涵、纪实性风格和诗意化语汇。

为了在“特定性瞬间”产生时,调动自己的身心状态,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由于深厚的人文学科功底,她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事前已经做到心中有数。而每到一地,则会想方设法(例如反复收听当地音乐)使自己沉浸在其氛围当中,加之针对拍摄对象的个性,对各种技术手法和光线条件加以灵活使用,保证自己在遭遇“特定性瞬间”时,带动灵感与应激状态的爆发,完成自己“瞬间的触觉”。

 

王瑶作品 拍摄于以色列
王瑶作品 拍摄于以色列
 

然而上升到世界观的层面,我更相信作品的灵魂,不在作者周遭的客观物象,而在于作者内心世界的沟壑波澜。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理念时,作者曾引用半农先生的话:“被寄籍的东西,原是死的,但是作者把意境寄籍上去之后,就变作了活的”。而《家园》一路走来,正是一条让内心与世界渐渐融合之路。

摄影作品的呈现形式,是将创作的诸多元素整合而以一个唯一的形式展示给读者。在这个“唯一形式”中,最能够打动读者内心的感情的,毫无疑问是作品的内容和内容其上承载的思想。因此,对于摄影,特别是纪实摄影作品而言,内容的选择具有极致的重要性。

公平的说,在《家园》系列拍摄过程中,有“行色匆匆”和“工作之余”的客观阻碍,作者多么刻苦,也不可能充分观察不同地域的生活细节和人物状态,在内容选择上无疑是受到影响的。但如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观察视角当中,打开”心之眼”看世界,则诸色诸相中未能与心灵契合的部分就会逐渐散去,只留下能与情感产生共鸣的景象来细细观看品味,顿生天高地阔之感。

 

 

王瑶作品  拍摄于美国
王瑶作品 拍摄于美国
 

于是,心中念着 “同一架雪橇上,既有痛苦、也有欢乐”的俄罗斯谚语,她发现电缆交错中雕塑高扬的右臂,记录这个古老民族的沉沦与不屈;在深陷“敌后”的古巴,她找到从容不迫的赤脚行者,来诠释“一个孤独者的前行”;在空间至为狭小的以色列,她拍下圣殿山前的浩大墓地,用生与死边界上的物象,来诠释当地人所说的“我们的家园很小,可里面的天地很大”;怀恋着对凯撒大帝的尊崇,她感动于亚平宁千年岁月留痕和时尚之都之间的完美融合,展现出沧海桑田最不曾掩饰的模样……

在心看到物象的时候,物象也映射出了心。

作者曾说,家园的含意,是一个民族、国家和个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是人们生存的家庭和环境,是大地、河流和高山,是亲人、师长和相邻……是维系这一切的信仰、精神和情怀。

对家园的爱,是作者观看世界的“心之眼”。这颗心,也是千百年来全人类,无分种族、职业和身份,对于家园一般无二的赤子之心。

《家园》一路走来,诸般物象多有变更,但家有恒,则此心有恒。心有恒,则相由心生。天南海北、苦乐贵贱,都在一般动人处。

读者若有心,可以阅读王瑶女士早年佳作。虽然她“很少拍正面特写,偏好用隐晦的、曲折的、侧面的手法来呈现影像和表达我的内在感受”的风格一直都在,但在早年作品中,“事物”仍是叙事表达的主线。而在《家园》当中,“事物”更多成为作者自我表达的载体,“思想”才是真正的主轴。

一般来说,随着人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从关注外在环境到关注内心自我的转变。但并不是每一位创作者都会将这样的转变体现在作品中。因为重塑创作观念的“新我”就意味着对“旧我”的修正乃至否定,这对任何创作者都不是轻松的选择——当“旧我”已经获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时候,这一选择就会更加艰难,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突破的勇气。 

无须讳言,王瑶女士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她很少有机会接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直接和坦诚的反馈和激励,而必须更加倚重于自我的审视和思考。令人欣喜的是,她以“天才少年”的资本,又处在如此的客观环境下,依然保持了一以贯之的谦虚、自省和进取之心,勇于突破自己既有的范式。可以说,《瞬间的触觉》的问世,即是她继续前行的新起点,亦实在可以算作给热心读者的优厚礼物。在书中,王瑶引用乔治娅菲奥莉欧的名言来鞭策自己:你必须超越自己,走到你自己的对立面!

这也正是每个读者由衷期待的!

作者简介:

王瑶,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曾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199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99年入选荷兰乔普·斯瓦特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2002 年—2003 年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作访问学者;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荷赛”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曾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巴西等国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台湾红馆举办“粉墨人生”个人摄影作品展;出版《中国故事》、《后911》、《看不见的京剧》、《当代中国——库布其》、《当代中国——哈尔滨之春》、《家园》等个人摄影作品集和主编《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978-2008)》等著作。

图书简介:

本书是王瑶的一本摄影随笔,讲述了作者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体会和观点。作者不仅从技术层面阐述了她“特定性的瞬间”的观点,并用作品加以印证,并对构图和色彩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探索实践的过程。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