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塞罕坝生态传奇构筑京津冀绿色屏障丰碑

发布时间: 2017-08-31   |   作者: 陈勇   |   责任编辑: 曾雅琪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在北京北部有一道“绿色长城”巍然矗立于山海之间,与蜿蜒于河北大地的古老长城交相辉映,展现着这片土地上新的绿色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经过塞罕坝机械林场55年三代人前赴后继、艰苦卓绝,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用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绿色传奇。

到2016年底,林场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科学管林、科学护林,55年来林场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没有发生过一起大面积有害生物灾害……

日前,记者随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媒体行走进塞罕坝,感受塞罕坝人“让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与生态绿色发展传奇。


在北京北部有一道“绿色长城”巍然矗立于山海之间,与蜿蜒于河北大地的古老长城交相辉映,展现着这片土地上新的绿色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经过塞罕坝机械林场55年三代人前赴后继、艰苦卓绝,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用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绿色传奇。到2016年底,林场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图为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媒体行人员与刘军齐淑艳夫妇在望海楼前合影

在北京北部有一道“绿色长城”巍然矗立于山海之间,与蜿蜒于河北大地的古老长城交相辉映,展现着这片土地上新的绿色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经过塞罕坝机械林场55年三代人前赴后继、艰苦卓绝,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用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绿色传奇。到2016年底,林场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图为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媒体行人员与刘军齐淑艳夫妇在望海楼前合影

渴饮沟河水,饮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夜来查铺,鸟兽绕我眠。第一代塞罕坝人自己动手做窝棚,硬是在荒沙弥漫茫茫荒漠的塞罕坝扎下了根。

“六女上坝”的故事成为塞罕坝第一代人奉献青春书写年华最真实的写照。

从这棵树的年轮的间距密度上能看出大树生长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改善。

“护卫京津送清风碧水”。这颗高耸的铁塔是记录塞罕坝人风沙治理的真实的写照。

眼前郁郁葱葱,远眺黄沙斑斑。经过55年三代塞罕坝人的无私奉献,塞罕坝百万亩林场已经成为一片片绿洲,将袭扰京津的风沙牢牢地阻隔。

塞罕坝七星湖,在100万平方米的湿地范围内,分布着7个天然湖泊,空中俯瞰,形如天上的北斗七星。这几年随着森林植被增加,林子更绿了,降水增多了。一片林,就是一个蓄水池。塞罕坝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其中滦河是京津的水源,七星湖的水流向滦河,润泽京津。塞罕坝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达1.37亿立方米。

七星湖良好的生态建设与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游览。图为在七星湖游览的一家人。

游客在白桦坪林中休息。

游客漫步在充满着阳光、空气、负氧离子的林中享受着塞罕坝人55年三代人艰苦奋斗的成果。

白桦林中的游客步道。

尚海纪念林位于千层板林场马蹄坑营林区,这片森林是塞罕坝万倾林海的精华,更是塞罕坝精神的结晶。

1964年,老书记王尚海带领职工在一个三面环山、名为马蹄坑的地方开展了“马蹄坑造林大会战”。历经30多天,造林516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机械造林突破了高寒禁区,是在国内外没有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完成的突破性进展,这样的成绩也吹响了全场干部职工向荒原进军的号角。图为记者在观看林场营林情况介绍。

马蹄坑营林区驹子沟,土层厚度只有薄薄的5厘米左右,平均坡度达到30度,山坡上的樟子松却长势喜人。

自2011年开始,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土壤贫瘠的石质山地和荒丘沙地上实施攻坚造林。整地、客土回填、容器苗造林、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架设围栏……截至目前,已完成攻坚造林7万余亩。 图为王尚海纪念林茂盛的林木与鲜花相伴。

公元1690年,为了平定噶尔丹分裂分子的叛乱,康熙皇帝率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在此台上阅兵点将,故名点将台。如今,点将台四周方圆十几公里均为落叶松人工林。登台四顾,绿海波涌,凉风习习。颇能领略当年康熙大帝点将阅兵的恢宏气势,只不过三百年前的清军将士如今换成了整齐划一的落叶松。

塞罕坝林场最高的地方,叫大光顶子山,山上有一座叫望海楼的瞭望哨,是百万亩林海的精神地标,是忠诚、责任和坚守的代名词,是塞罕坝人的骄傲。刘军、齐淑艳夫妇守望望海楼已经11个年头了。11年,斗转星移,4000多个日日夜夜,当年的小苗长成了参天大树,青春年少的刘军也已两鬓斑白,唯一不变的是四周一望无际的绿色。图为塞罕坝林海卫士“望海楼”防火嘹望员刘军夫妇。身后建筑是2013年建起的第四代望海楼。

瞭望员刘军的父亲叫刘海云,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瞭望员,当时他们住的是马架子,木杆拍上土,草苫子盖在上面,再用铁丝固定好,就成了瞭望房舍,这就是第一代望海楼房舍马架子。

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二代砖楼瞭望房舍。

2006年刘军夫妇来做瞭望员时,住的已经是第三代三层砖房望海楼,条件依然很艰苦。那时候这里没有电视、经常停电,也轻易见不着一个人。食物、水等生活用品都是从场部送过来,因为路不好走,通常都是把东西送到十几里外的路口,他们两口子再轮流把东西背回来。最难熬的是冬天,最冷时零下40多度,把炉子烧得通红,在屋里还得穿上厚棉袄。每年场部供应两吨煤,省着用刚够烧。

刘军夫妇11年如一日,他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瞭望半径达20公里;他们值守望海楼11年多,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图为第四代瞭望楼的办公条件已经大大改善。

刘军齐淑艳夫妇每天每隔十五分钟就要纪录汇报一次瞭望情况。瞭望、报告,瞭望、报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图为书写整齐的瞭望纪录本。

瞭望员刘军夫妇每年春秋二季都要在瞭望楼驻守半年,遇降雪稀少的特殊年份,都要在这远离人烟的山顶度过春节,孤独寂寞是始终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时候,喜爱书画的刘军常常用写字绘画来排遣时光。

育苗地中云杉树苗与二侧茂密的森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需求大增。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千万,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绿化苗木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塞罕坝人55年三代人肩扛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耸立起塞罕坝精神构筑京津生态屏障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