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聚焦城市副中心 探访宋庄艺术区

发布时间: 2021-09-03   |   作者: 李霞   |   责任编辑: 陈勇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11月27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组织的全国百家媒体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摄影采访活动在北京通州区举行。来自中央、省地市县主流媒体的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和团体会员单位代表140余人走进了宋庄艺术区。

宋庄镇域面积116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地处通州区北部,西邻朝阳,北接顺义,南部紧靠市行政办公区,东与河北燕郊接壤,是城市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地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宋庄已集聚艺术家达7000人,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美术馆、艺术展馆35家,画廊艺术机构78家,艺术家工作室5000个,艺术品经营面积达2.5万平方米,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国家级)和十一届宋庄文化艺术节(镇级),“中国·宋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享誉海内外。

宋庄是全球规模最大、艺术家最多的艺术区,也是全球民营美术馆最多的艺术区。同时宋庄还是中国艺术教育最集中的地方,集聚在宋庄艺术家的多样性,使得宋庄的艺术教育也呈多样化发展。宋庄还是北京市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建设通州新城“文化产业基地”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推动通州新城建设和优化通州产业布局的使命。

探访宋庄部分文化艺术机构情况介绍:

(一)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

元亨利位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宋庄画家村,是一家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专业生产明清古典硬木家具的综合型文化企业。元亨利以“做中华品牌、创世界品牌”为目标,精选中国海南省以及印度、老挝、缅甸、越南等地的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等名贵珍稀硬木为原料,精心设计,由具有丰富宫廷家具制作经验的艺术工匠,继承传统榫卯结构,采用纯手工精雕细琢,精心制作而成,元亨利出品的家具型、艺、材、韵俱佳,是收藏家眼中艺术品级的硬木家具。

(二)华卿画室

知名的专业美术培训和艺术教育的机构。画室配有教职工百余名,教学主教均毕业于央清美院等国内一流院校,着力于央美、清华等国内美术学院和名校的高考美术培训。

(三)司秋利当代陶瓷艺术馆

司秋利当代陶瓷艺术馆成立于2012年,位于北京市通州宋庄文化聚集区--小堡艺术东区。致力于发展当代陶瓷艺术,将陶瓷工艺与现代艺术风格相融合,以更丰富多元化的方式展现文化与艺术。司秋利当代陶瓷艺术馆将宋庄的人文氛围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起来,独具特色的公园式艺术区。

(四)宋庄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成立于2006年10月6日,是国内第一个村级美术馆,为非营利艺术机构。共占地5000平米,建筑分上下2层。一层为主展厅,东侧为艺术休闲咖啡馆和艺术衍生品商店,西侧有办公区域和图书阅览区域。二层划分为3个区域,上下空间大,作为大型艺术品展示区域。场馆主要举办当代艺术的展演活动,遵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进行国内外当代艺术交流,并通过展览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思潮,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文化的交流。

(五)树美术馆

树美术馆为非盈利性艺术机构,建筑面积共3200平米,位于北京市宋庄北部中心区域,以独特的建筑形式成为了宋庄又一地标式美术馆,其包容性在其环抱式的外观上便得以体现。多种样式的空间构架提高了各类艺术品的展示可能性,便于绘画、摄影、雕塑、装置、影像以及空间艺术等艺术形式的展览展示。

(六)国防艺术区

国防艺术区依托原有地形和设施于2010年建设而成,整体建筑风格与宋庄艺术区色调统一,灰色的砖墙,带有小堡艺术标志的地砖,还有随处可见的艺术雕塑,处处弥漫着艺术的气息.园区内工作室密集,拥有约188家工作室,上百位艺术家聚集于此创作生活。

媒体们还走访了方力钧工作室。方力钧作为中国后89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与这个潮流的其他艺术家共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玩世写实主义,其中尤以方力钧自1988年以来一系列作品所创造的“光头泼皮”的形象,成为一种经典的语符,标志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中国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或者更广义地说它标志了当代人的一种人文和心理的感觉。

章华工作室。章华其代表作《童年记忆》被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永久收藏,《童年的梦》被中国奥组委收藏,《飞翔的梦》入选首届中国国际美术双年展,并作为“国礼”代表中国政府送给韩国,永久保留在首尔市锺路区大学路。《海风》由北京市政府收藏,永久矗立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雕塑作品《翱翔》不锈钢16 米,由2022 冬奥会申办城市崇礼政府永久收藏。部分雕塑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家广泛收藏。

(摄影: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