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12月13日
嘉宾: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长贾晓霞、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李晓松
中国网:今年是“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一周年,也是我国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30周年。30年来,中国认真履行公约责任义务,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荒漠化防治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12月2日至1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利雅得召开,大会主题为“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中国代表团如何履行缔约国责任和义务?中国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怎样通过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期节目就此专访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长贾晓霞、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李晓松。
图为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长贾晓霞
【访谈实录】
中国网: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请简要回顾下我国防沙治沙历程,以及重要成果和主要经验做法。
贾晓霞:我国防沙治沙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从五十年代初就开始做沙漠科考,因为风沙问题比较严重,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在东北、西北、华北进行防护林的建设,作为减轻风沙危害的一个措施。大家都知道“三北”防护林,从1978年开始国家大规模的工程带动了社会对植树造林的认识,再加上全民动员的义务植树、部门造林、企业参与,就形成了一个合力,在国家大工程带动规模性治理的前提下,带动了农民的资源恢复和产业发展。人民的生活好了,所以就投入更多的积极性去治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我们已经连续20年实现了“双缩减”,而且53%的可治理的沙化土地都得到了治理。
我们的经验,首先是政府主导。政府主导就会形成长期的投入。我们政府每一届都重视防沙治沙,形成了长期稳定而且是不断增加的投入以后,就延续了下来。
第二是制度的完善。我们有法律制度、规划制度、优惠政策,这些制度使破坏生态导致荒漠化的行为得到遏制,法律来控制它,政策来激励好的行为,使可持续的利用能够造福人民。我们还有一些优惠的激励性政策,鼓励技术的创新。90年代,在国家的大工程里,都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是用于技术支持的,这就鼓励了技术创新,使我们从最早靠人工治理到现在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数据化;还有从以前认识到林子越多越好,到现在的乔灌草相结合,以水定绿、以水定地,这都是科学上的发展和技术上的完善。我们的技术是成体系的,首先把沙固住,然后把植被建起来,把资源培育起来,把后续的林果也发展起来,完整的一条产业链形成了沙区的绿进沙退,绿富同兴。环境好起来了,同时生活改善了。
政府主导、技术推动、制度完善、全民参与。我们还有一种宝贵的精神,就是不畏艰辛、久久为功,成果出来了,仍然是一代一代人接着干。
中国网:今年是中国签署《联合国防止荒漠化公约》30周年,30年来中国是怎么履行公约的责任和义务的?
贾晓霞: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我们在做好自己的荒漠化防治国内治理的同时,我们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参与全球治理,我们不但自己做好了,还引导全球政策的方向,让我们的知识和技术,以及我们的智慧能够促进全球其他受影响国家受益于国际机制的建立,形成全球效应,实现像土地退化零增长这样的全球性目标。
回顾我们参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历史可以看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历史机制的完善,中国政府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履约审查委员会的建立是在中国推动下建立的,公约制定的第一个十年战略规划也是在中国和77国集团共同推动下来制定的。第一期是2008-2018年,第二期的出台就是2017年在鄂尔多斯我们承办的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我们从机制上战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宣传上,全球早就设定了荒漠化和干旱国际日,但一直没有在全球水平上有共同的主题来纪念和庆祝,也是中国代表团在缔约方大会上提出来设立统一的主题,动员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宣传和发动上去。比如SPI科学政策交互平台,其实也是我们和欧盟共同推动的一种科学机制,使它的科学贡献于政策的制定。我们在1994年就已经建立了监测体系,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荒漠化的进展、治理的成效有连续的监测,有数据、有成效还有案例,这些对其他国家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中国网: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中方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我们还将重点和哪些国家开展这些工作?
贾晓霞:这次大会关注三个重要领域,一是如何推动全球荒漠化治理、土地退化治理,以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二是怎样提高干旱的韧性,减轻干旱的影响。三是怎样从资金支持上推动全球的治理行动。
这次大会是在做十年战略的中期评估,回顾以往的成效,展望未来。从2024年到2030年这六年的时间,我们怎样把治理的行动加速。要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荒漠化公约去年启动了一个全球数据平台,首次有了自己的实时更新的数据。、根据国家报告收集的数据显示,如果要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需要治理15亿公顷的退化土地。治理15亿公顷的退化土地,首先要考虑抗旱种苗的品种来自于哪里,技术怎样提高,资金怎样保证的问题。中国有半个多世纪的治理经验,在抗旱种苗的培育和治沙技术的发展方面,我们都有更新换代,正好能够贡献于加速推动全球治理。
我们对全球进程的影响不只是在谈判桌前,而且通过这次中国馆的展示给予各方信心,我们能够通过技术的合作和全球政策的制定推动这件事情,这是能实现的。
另外我们在公约的谈判中也体现了最大的诚意和最灵活的态度,帮助发展中国家,我们不会对任何的进程设置障碍,而是主动去调和不同的立场来促进达成共识。
第二个是干旱韧性。这次大会非洲国家非常希望能够推动制定一个干旱方面有实质性内容的决议和推出议定书。在这里各个国家没有达成充分一致,中国在这里面体现了能够弥合分歧,能够建设性地使双方朝着一个方向走的作用。
在法律文书谈判的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全球战略框架,只有有了全球的战略框架,把干旱韧性列为了共同目标,我们才能吸引资金和项目进来推动这个工作。这次大会的高级别对话里面有一个对话是关于资金筹措的,有不少的国际资金组织、区域组织承诺了资金,承诺的资金如果没有良好的项目依然不能落地,中国正好在做良好的项目方面也有自己的经验。
一方面是在谈判上推动,一方面是我们展示出诚意,和这些有需求的国家,共同来看你的国家有什么问题,共同找出解决的方式,然后共同吸引资金来开展项目。所以,“共同来做”这个理念是我们推动合作的一个依据。
中国网:中国积极开展全球荒漠化治理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提供能力建设、技术支撑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中国一直积极作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中国在数据共享、科技支撑和决策支撑服务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是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机构,中心基于大数据和科技创新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防沙治沙解决方案。
图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李晓松
李晓松:我们做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大数据方式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一可以提供数据产品,第二有相应的模型和方法,第三通过这些数据和方法提供决策支持。针对于土地退化零增长我们有专门的工作,主要是关于零增长的监测,然后(提供)决策支持。监测方面,我们主要提供的是全球和区域制度上的数据产品。决策支持,我们这次在中国馆也有展示,我们有一套大数据的平台,有手机端的,有平台端的,你通过手机就可以便捷地浏览到我们的数据产品,浏览到中国先进的生态恢复治理经验,那么你也可以基于这个定位去匹配合适的治理技术,这样就等于把卫星数据和我们生态建设的经验,再加上我们基于位置的服务,比较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可以提供整个的支持。
我们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前年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大数据支持非洲绿色长城的在线工具,这次来到沙特,我们又带来了大数据支持阿拉伯地区的工具。通过手机App就能查询到土地退化零增长状态,这个地方适宜于哪些治理技术,哪些中国的技术能够帮助你,主要是起到这么一个目的。
中国网: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中国防沙治沙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
吴波:中国这些年经过近半个多世纪防治荒漠化的实践总结出很多经验。第一条经验是,中国坚持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防沙治沙道路,使中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条经验是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从中国近七十多年的防沙治沙实践来看,防沙治沙的需求向科技治沙提出了要求,科技治沙的发展为防沙治沙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从面对沙害肆虐束手无策,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到了今天,防沙治沙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引领全球的荒漠化防治。在这里面防沙治沙科技创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条经验是中国坚持以重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来引领区域性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比如中国在1978年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20年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等。这些重大工程为中国荒漠化的综合防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中国网:请您评价一下中国荒漠化治理的国际贡献和优势。
吴波: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中国荒漠化防治实践当中,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共同努力研发了很多技术模式,为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荒漠化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比如,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封育造林的技术,包括包兰铁路的防沙治沙技术模式,塔克拉玛干石油公路的治沙模式,还有敦煌莫高窟“六位一体”防沙治沙体系,青藏铁路的治沙体系等,这些防沙治沙技术模式为我国“三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西北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中国林科院从五十年代开始就积极从事荒漠化防治的研究,在2009年成立了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荒漠化研究所目前研究的范围包括荒漠化发生机制成因、荒漠化治理的技术模式、荒漠化防治的政策战略以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履约等一系列的研究都有开展。在参加COP16大会之前,我们编了这本《中国荒漠化防治实用技术手册》,系统总结了中国林科院以及其他国内机构这些年研发的重要的荒漠化防治技术,包括流沙治理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沙地果树栽培技术、沙产业技术、防风固沙林营建技术,以及防沙治沙机械装备六大类30项技术。我们进行了系统总结,这里面包括技术特点、技术评价、建设成本、适用区域等等,中英文图文并茂,带到了这次大会,向世界其他国家分享,也得到了参加大会的各国代表的好评和欢迎。
我们希望今后继续努力,把国内的防沙治沙、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技术成果更好地进行总结,向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分享,为全球的荒漠化防治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期人员:编导/佟静;摄像/王俪玢;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