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众志成城战洪魔 戮力同心护家园
邢台市南和县各界干部群众“7·19”抗洪救灾纪实

发布时间: 2016-08-07   |   作者: 图片中心   |   责任编辑: 曾雅琪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7月21日,南和县抢险救援队在南澧河大堤紧急运送物资。“7·19”特大洪水造成南和县四条河流水位暴涨,部分河堤遭到冲毁,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尽快加固塌陷河堤,南和县组织122支2822名40岁以下年轻干部职工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与驰援解放军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奋战抗洪抢险。    

县直工作队正在帮助受灾村“三清”。此次洪水给南和县54个村造成重创,水退后,淤泥覆路、垃圾遍地,一片狼藉,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尽快恢复灾前农村美丽面貌,南和县针对受灾村实际,成立54支由县直单位组成的工作队,帮助当地干部群众重建美丽乡村。 

7月19日以来,南和县突降入汛后最强降雨,最大降雨量达242.6毫米,境内顺水河、南澧河、沙洺河、溜垒河四条河流由于上流泄洪,水位暴涨,水势凶猛,我县遭遇“96·8”后最大洪水。截至7月30日中午12时,南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数据显示,9个乡镇有131个村庄遭受洪水袭击(含农田淹没村庄),受灾群众达84357人,累计转移安置群众87331人,倒塌房屋384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47万亩,死亡畜禽343271只(头),冲毁道路90.054公里…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面对大灾大难,南和县各界干部群众风雨同舟、心手相连,众志成城、戮力同心,不畏艰险、勇于攻坚,共同唱响一曲振奋人心的抗洪救灾战歌。

 

众志成城战洪魔 戮力同心护家园
众志成城战洪魔 戮力同心护家园

 

迅速行动,有序应对

——市县两级领导连夜研究方案,一线坐镇指挥,科学调度部署,抗洪抢险有序推进。

从7月19日凌晨开始,南和县突降强降雨。持续不断的强降雨导致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汛情险情就是命令。为有序应对突如其来的汛情,南和迅速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抗洪抢险战役全面打响。

当天晚上10时,该县领导李超英、李胜敏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成员,冒着大雨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连夜召开抗洪抢险紧急动员部署会,分析研判汛情雨情,研究部署抗洪抢险工作。指挥部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抗洪抢险救灾作为当前头等大事,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凝聚各方力量,坚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防洪救灾这场硬仗。

根据指挥部会商情况,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明确了沙洺河、顺水河、南澧河沿岸71个村为重点村,并连夜动员群众紧急撤离。县四大班子领导兵分两路,一路坐镇指挥部,聘请专家及有经验的老领导,把握动态分析研判,科学决策实时调度,疏浚水流、除险加固河堤;一路深入抢险一线,带领县乡村三级干部层层分包,连夜进村入户,紧急疏散转移群众。面对险情,县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第一时间、不分昼夜,深入各乡镇防汛抗洪抢险一线检查指导、研究方案、科学部署,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洪抢险。在县委、县政府科学指挥、紧急协调、合理调度下,驻邢部队、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同心协力,迅速行动,投身到抗灾抢险第一线。

几天来,市领导董晓宇、张明杰、罗志坚等多次深入我县抗洪一线,查看险情、分析形势、决策部署;县委书记李超英每天不间断深入和阳、河郭、贾宋、闫里、郝桥等险工险段、受灾村庄及泄洪河道等,查看汛情发展情况,研究应对抗洪策略,并与干部群众一起抗洪;县长李胜敏在县指挥部忙完紧急部署后,马上赶到南澧河张庄桥、贾宋沿线、张李召、河郭等抗洪抢险一线,查看灾情,走访慰问受灾群众。其他县级干部也纷纷来到分包乡镇、分包河段一线,与当地干部吃住在一起,指导抗洪抢险工作,带领辖区干部群众冲锋在前,抗洪抢险。受灾乡镇领导带领干部群众巡防堤坝、转移群众、抢堵决口,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努力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广大社会志愿者也纷纷响应号召,奔赴一线,帮助抗灾。

根据水情、雨情发展,县防汛指挥部结合地形特点分类施策,利用现有防洪设施就地转移,向城区学校等场所异地安置,后勤保障、医疗救助同步跟进。为确保政令传达迅速、不误战机,县防指第一时间组建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微信群,随时掌握基层动态,及时部署抗洪安排。全县成立了122支共2822名年轻干部职工抢险救援队。市军分区派遣部队力量368人次驰援,相关乡镇组织年轻村民、民兵力量日夜巡查,全县上下一心、合力攻坚。

连日来,县防指始终坚持动态监管,认真分析研判通信、电力、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全力抢修,卫生防疫、物资供应、市场稳定等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正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抗洪一线强有力的组织指挥,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不仅把一项项措施以最快的速度落实到最前沿,也使广大群众受到巨大的鼓舞,增强了战胜灾害的信心,汇聚了抗洪抢险的巨大力量。

军民干群,并肩战魔

——驻邢部队、党员干部、当地群众心手相牵,不畏艰险,奋力抗战

洪流滚滚,浊浪滔滔。在抢险救灾关键时刻,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驻邢官兵、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冒着酷暑,紧张穿梭在抢险救灾现场,把点滴力量汇聚成抗洪抢险的“铜墙铁壁”。7月21日,南和境内的南澧河南张庄村段河堤出现坍塌,县指挥部马上请求市指挥部支援。当天9点左右,238名驻邢某部队官兵赶到现场,随即投入抢险战斗。冒着34摄氏度的高温,抢险官兵扛着砖袋奔跑在泥泞小道上。挥锹、垒土、扛沙袋;装载、搬运、填缺口……连续不间断的高强度作业,官兵们顾不上喝口水、吃口饭,泥泞的军装从未干过,每次短暂的休息之后都会冲上前去继续战斗。

他们的心中,有一份坚持:军人就该有军人的担当,军人就该有军人的样子,任务面前绝不能拖欠使命!7月24日,澧河桥头,水势渐缓。趁着间隙,55岁的和阳镇东关村党支部书记张二其,躺在一块空地上休息一会。从7月19日开始,他一直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组织30多人的抢险队,先后辗转村内各户家中和澧河桥头,构筑堤坝、抢救转移群众、运送转移物资等。因连续奋战超过40小时,张二其突感身体不适,头晕、发烧、呕吐,被紧急送到医院,但在输液2个小时后,他不顾医生的反对,毅然回到了桥头一线值守,站在河边洪水中亲自装沙袋、运沙袋,最终成功封堵了缺口。

在灾区现场,这样的“铁汉子”比比皆是。他们握紧抗洪抢险“铁拳头”,用实际行动保境安民。

“我能行,我一定要参加抗洪抢险。”说这话的是南张庄村一名普通群众张立强。南澧河张庄段组织抢险时,他的一双鞋子在运送沙袋过程中不慎落入水中,张立强二话不说,就地拿过塑料袋套在脚上,继续奋战……

抢险现场,百余名年轻干部组成四支抗洪抢险突击队,长堤上,党旗下,他们和驻邢官兵、当地群众一起,扛沙袋、搬石块、扔丝笼……

在这场和时间的赛跑中,县武警、消防大队官兵、防汛应急队伍等纷纷投入到防汛抢险工作中。

抗洪期间,这些“英雄”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保住家园,为了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更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堤坝保住了、财产转移了、群众安置了、险情控制了……8万多名群众得到有序转移。

捷报频频传来,驻邢部队、分包乡镇河段党员干部、当地群众用责任和担当把这张防洪网织得更密、织得更牢。

洪水无情,大爱无疆

——面对无情洪水,无数爱心人士、企业和公益团体,纷纷奔赴抗洪一线和灾民安置点,捐资捐物,助力抢险。

面对这场几十年不遇的洪灾,一个个爱心人士、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们,穿梭在救灾一线,倾尽全力帮助转移群众,或为安置点的灾民送去食物、衣服、棉被……

他们中,有党员,有教师,有企业家,也有普通民众……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身份,但都有一个共同信念——保卫家园。

他们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集结在一起,有组织、有纪律地参与救灾慰问,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

和阳镇东韩村未被洪水侵袭,但其他受灾的村庄却牵动着这个村干部群众的心。7月20日,汛情第二天,村党支部书记闫银志立即号召年轻党员干部和群众,组成抗洪抢险志愿服务队,随时奔赴抗洪一线。当天,南澧河南张庄段险情告急,志愿服务队闻讯后,来到该河段,冒着滚滚洪流,坐上冲锋舟查看险情。22日,范庄、杨牌两村受淹,村民被洪水围困,情况十分紧急。该支志愿者团队立即与县水务局干部高红革一起驾驶冲锋舟,冒着34度高温,来回穿梭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帮助镇村干部将被困群众全部成功转移。

邢台爱家联会南和分会会长、县春蕾幼儿园负责人李迷军,多年来从事爱心公益事业。此次洪灾更是牵动着他的心。7月21日,得知驻邢部队和党员干部群众等千余人正冒着34度的高温,奋战在南澧河南张庄段,不顾危险,加固河堤,力排险情,李迷军立即通过微信群,号召会员加入献爱心、助抗洪的队伍中来。不到半个小时,便有南和宾馆、航宇宾馆、富硒鸡蛋等15家爱心企业一起来到南澧河大堤,免费送来3大锅熬菜、十余筐馒头、包子、面包、火腿肠等,保障了抗洪同志们的饮食。随即他们也加入到抗洪队伍中,一起搬运抢险物资。采访中了解到,该分会共募捐救灾衣物、棉被、鞋子、方便面等价值10多万元。“南和就是自己的家,谁受了难,心里也不舒服。尽管不能到险要地方去,但献出爱心是应该的。”李迷军说。

特别是刚签约南和不久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闻讯我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战洪魔的消息后,专门安排该院激光研究所所长杨飞代表该院,从天津赶来,将100箱矿泉水、100箱方便面等物资送到抗洪一线。

清河县委、县政府在得知南和受灾情况后,也是紧急驰援,马上购置物资,并于7月23日上午,将2000袋大米、3000袋面粉、550件食用油、510床被褥、40吨化肥等价值近45万元的紧急救灾物资送至该县,帮助灾后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自救。

这些天,源源不断的爱心物资从四面八方运来。启民义工将价值1万多元的食品、药品、棉被、衣服等救灾物资及时送到受灾严重的贾宋镇西樊屯村中;县谷馨坊、圣驰金江、兴发植物油、点睛玻璃、好兄弟食品等爱心企业纷纷献出爱心,将赈灾物资送到群众安置点。省红十字会、清河爱心组织等外地公益组织也奔赴南和,慰问受灾群众……温暖的力量持续传递,鲜艳的志愿者旗帜成为全县抗洪救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群众安置,温暖如春

——受灾群众在党员干部和各方人士帮助下,及时安全转移,妥善安置,确保受灾群众安心舒心生活。

汛情关系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来不得半点迟缓,容不得一丝懈怠。河郭乡南张庄村紧挨南澧河,距离堤坝仅750米。

7月19日晚10时起,村大喇叭一刻不停广播着群众紧急转移的通知。之后,在乡村干部的努力下,村民开始陆续有序向县城转移并到达县实验中学安置点。

“我哪也不想去,就想呆在家里,和我的牛羊在一起。”念及饲养的5只羊和1头牛无法转移,老人张敏死活不肯离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水位越涨越高,危险也在步步逼近南张庄村。“绝不能让一户人家落单!”南张庄村支书张涛二次登门再次劝说:“您放心,只要您安全转移,这个家我帮您看管,要是您的牛羊有一只被偷盗,这个损失我来赔偿。您看行不行?”张敏的老泪纵横,态度终于软了下来,答应立刻转移。截至下午6点多,村中960多户群众成功转移出去。第二天,上游河水汹涌而至。为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果断决策,科学部署。根据水情雨情发展,结合地形特点,对可能发生受灾群众采取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方式,帮助群众第一时间进行人员、财产转移,最大程度降低群众财产损失。

7月22日上午9∶00,贾宋镇武庄村被洪水围困,群众存在生命危险。县乡村干部强力组织救援,皮划艇不停穿梭,被紧急调用的2辆公交车等候在安全地带。经过5个小时的努力,1200多名群众被成功转移。

7月23日上午6∶00,范庄、杨牌外围洪水未退。村内未来得及转移的群众焦急等待救援。“险情就是命令”。县乡干部马上赶到范庄、杨牌村,紧急报告县指挥部,并协调1艇冲锋舟,5辆拖拉机,1辆公交车,与村青壮年一起转移受灾群众,并在不长时间内将被困群众全部转移。……

截至7月26日下午6点,全县累计转移安置80672余人。

面对短时间内迅速转移来的数万群众,他们的生活如何得到保障,成为眼下一个难题。对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中小学校设置七个安置点,并紧急划拨购置物资,安排教育、医疗卫生、公安、文化等部门分别组成食宿、医疗、安保等服务小分队,从吃住、穿衣、卫生、心理、精神关怀等多个方面,全天候为转移来的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转移来的群众容得下、吃的饱、住的好。

“一日三餐不重样,卫生又可口,晚上还可以看电影,在这里住着舒心。”7月27日下午,南和县第一中学受灾群众安置点内,左李召村67岁的左二城对记者说,如今一家三口全部住在这里。虽然现在还无法回家,但住在这里温暖、踏实。采访中了解到,每个安置点都有治安室、医疗室、消杀点、食堂等,许多老年人没有手机无法给亲人报平安,安置点就联系电信部门上门为安置点安装了一部免费使用的“爱心电话”。“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很温暖。”左二城说。

“7月20日凌晨1点30分,第一批村民被转移过来。当时,我们不少教职工已经到岗。”南和县二中校长郑瑞龙表示。“学校食堂蔬菜、肉蛋储备量足,为了应急,我们还特别准备了不少方便面和矿泉水,临时转移来的村民就算赶不上饭点,也能随时吃上热乎饭。”尤其是7月20日晚10点到21日凌晨1点,不少爱心人士纷纷赶来送被褥以及各种食品。

在新区小学安置点,卫生防疫人员告诉我们,县疾控防疫部门对所有安置点一天两次消毒,一天一次灭蚊蝇,并做好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消毒登记工作,防止灾后疫情传播,确保无病情发生。县医院派去的医务人员,也是三人一组,轮班倒,确保能随时接受群众医疗求助。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县委还号召各安置点都要成立临时党支部。“关键时刻,党员就是榜样,就是力量,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县一中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校长翟振龙说,临时党支部成立后,不仅学校党员踊跃加入,来安置点的不少受灾党员也要求加入临时党支部,有的自愿做学校巡逻员,确保群众住的安全,有的主动帮助学校打扫卫生。“虽然家里受了灾,但是在这个大家庭里,帮助群众干点活,心里也很舒服,”临时党支部成员、杨李召村党员杨建军说。

在这七个安置点“大家庭”里,同样还有一群不可小觑的力量——志愿者。薛立娟是南和县春蕾幼儿园老师,忙碌了一天的她,晚上本是好好休息的时间,可是,自7月20日县一中安置点接受第一批受灾群众后,每个晚上她都会准时来到这里,为需要的老人打热水、换洗衣服。据悉,抗洪抢险救灾启动后,南和县文明办、妇联、团县委等部门纷纷发出倡议,号召社会各界志愿者结合自身实际,贡献一份力量,献出一份爱心,迅速加入到抗洪魔、保家园的战斗中。先后有一万多名志愿者或奔赴抗洪一线,或慷慨捐资捐物,或搞好后勤服务,成为战胜洪灾的一支重要力量。

 

南和县抗洪救灾
南和县抗洪救灾
 

干群合力,共建家园

——洪水退后,各地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纷纷投入灾后自救工作中,与群众一起搞“三清”、防大疫、建家园

7月25日下午2点30分,烈日当头,高温炙烤,可是35摄氏度的高温丝毫没能减弱干部群众们清理灾后淤泥垃圾、消杀防疫的劲头。在顺水河新区康屯村,分包该村的县领导和环保局工作队正在冒着酷暑清运扫除洪水过后的淤泥、垃圾,并将存留村中的死亡畜禽无害化掩埋。不止这支工作队,当天,全县25支工作队分赴25个重灾村,帮助当地群众清理垃圾、卫生防疫、处理死亡畜禽、修复被损公共设施,维持社会稳定。

洪水退后,水困重灾村一片狼藉,淤泥塞路、垃圾遍地,死亡畜禽散发出恶臭,极易出现疫情。对于这些重灾村,群众恢复家园、自救生产极为困难。如何保证受灾群众尽快过上灾前有序生活?洪水退后第二天,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灾后形势,科学部署救灾工作,7月25日,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灾后恢复生产会议,安排部署受灾严重村灾后重建和恢复灾后生产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提前投入救灾工作,并按照每个重灾村一名县级干部、一个分包县直单位、每个单位至少不低于15名精干人员的原则,组成帮扶工作队,抽调25支工作队,深入25个重灾村,随后,又成立29支工作队进驻第二批水退后的受灾村,协助开展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卫生防疫、死亡畜禽无害化掩埋、信访稳定等重点工作。为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又迅速开展灾后结对帮建活动,号召无受灾或受灾较轻的村与重灾村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个方面提供帮助。同时,又专门印发《南和县灾后重建“清庭院、清街道、清路障”工作实施方案》、《南和县灾后重建责任分工任务分解表》,从教育、文化、住房、饮水、产业等七大方面,对涉及17个单位的任务,进行了详细分解,并对各分包受灾村制定标准、卡死责任、明确目标、限定时限,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帮建任务,确保群众尽快有一个生活有序、经济繁荣、文明美丽的生活环境。

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也纷纷结合各自职能开展相应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稳定有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供电部门派出多支突击队,日夜兼程抢修被损电路;供水部门结合管道被毁情况,派出技术骨干,及时修复;各单位干部职工、社会团体纷纷倾囊相助,捐款捐物,送达灾区群众手中;县农业畜牧部门对河流漂浮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处理;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各商场、摊点,严防病亡畜禽肉流入;物价部门深入大小商场,严查商家哄抬物价;卫生部门深入灾区,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帮助当地群众消杀病疫;住建部门连日摸排房屋受灾情况,并结合实际进行改造维修。

一系列有力举措的实施,确保了各项抗灾救灾工作的有效开展,灾区群众用电、饮水、衣食住等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村环境正得到有序恢复提升。

洪灾无情,人间有爱。罕见的洪水虽然重创了家园,却撞不倒坚强的南和人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干部、群众的合力攻坚下,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和阳古城一定会战胜灾难,重塑辉煌。

(中共南和县委宣传部 岳红亮 姚计统 王乐 窦建英 侯少娜 高泽宇 0319-456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