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八百年的传承与守护 只为心中那盏不灭的圣灯

发布时间: 2017-03-08   |   作者: 王玉科   |   责任编辑: 图片中心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成吉思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历史杰出人物。在民间,成吉思汗已被神话化,历史上的成吉思汗与神话中的成吉思汗相叠加,形成了独特的成吉思汗崇拜,绵延久远的成吉思汗祭典活动便是这种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蒙古族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

 

成吉思汗陵园(摄于2013年)
成吉思汗陵园(摄于2013年)
 

成吉思汗春季查干苏鲁克大祭活动现场 (摄于 2016年)
成吉思汗春季查干苏鲁克大祭活动现场 (摄于 2016年)
 

各旗区代表队敬奉祭品(摄于2014年)
各旗区代表队敬奉祭品(摄于2014年)
 

每年农历三月廿一日,是春季大祭的主祭日,这一天前来朝拜的游客总量突破十万余人次。他们也聚集在巨大的香炉前烧香许愿、默默祈祷。

 

祈祷的人群(摄于2014年)
祈祷的人群(摄于2014年) 

《默默许愿》摄于2014年

溜圆白骏,成吉思汗曾祭奠过的苍天赐予的一匹白色健壮的神马,按照祖制,神马在鄂尔多斯草原上代代转生,延续不断。作为苍天神马的化身加以奉祀。平日里,神马有专人放养,不准骑乘,一年四季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只有在春祭大典这天,才被牵来,供人朝拜。

 

《朝拜中的交流》摄于2013年
《朝拜中的交流》摄于2013年
 

阿拉坦甘德尔敖包是人们为了纪念成吉思汗掉马鞭而设立的,这里也是春季查干苏鲁克大祭祭天仪式的活动场地。牧民们把从家中带来的奶制品和祭祀供品摆在祭台上,并绕着敖包抛洒鲜奶,祈求平安、幸福!

金殿祭典是群众性祭祀的重要活动之一,在达尔扈特守灵人的引导下,祭拜的群众依次进入金殿,敬奉哈达、敬奉祭品。

 

庄严肃穆的金殿大堂(摄于2016年)
庄严肃穆的金殿大堂(摄于2016年)
 

摆放祭品(摄于2016年)
摆放祭品(摄于2016年)
 

敬奉哈达(摄于2016年)
敬奉哈达(摄于2016年)
 

年龄最小的后裔(摄于2016年)
年龄最小的后裔(摄于2016年)
 

达尔扈特是成吉思汗陵守灵部落,他们世代祭祀成吉思汗,使成吉思汗祭典完全保留着13世纪以来蒙古帝王祭祀仪式的原貌,成为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民族文化遗产。

 

《传承》(摄于2016年
 

《高举查古》(摄于2016年)
《高举查古》(摄于2016年)
 

达尔扈特守陵人把敬奉过圣主的酒回敬给族人们,传达圣主关爱之意。

 

《 传达圣意》(摄于2016年)
《 传达圣意》(摄于2016年)
 

《先敬长生天》(摄于2016年)
《先敬长生天》(摄于2016年)
 

古老、独特、神秘的成吉思汗大祭,在达尔扈特人的世代传承与守护下,近800年以来圣灯一直燃亮至今,也彰显着这一特殊部落对圣主成吉思汗的忠诚之心。

 

《圣灯驾到》(摄于2016年)
 

《不灭的圣灯》(摄于2015年)
《不灭的圣灯》(摄于2015年)
 

《永远的成吉思汗》(摄于2016年)
《永远的成吉思汗》(摄于2016年)
 

完整的成吉思汗大祭在鄂尔多斯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吉思汗祭典已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吉思汗陵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作者简介:

王玉科,出生于1959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内蒙古旅游摄影家协会鄂尔多斯分会副主席,现供职于内蒙古伊东资源集团。

擅长拍摄自然风光、民俗及图片故事等,作品曾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并多次以组照形式发表于当地媒体、官方网站及国家级相关刊物。其中,以《黄土高原密码》为标题的航拍作品(组照)2016年2月发表于《大众摄影》杂志,以《无人机航拍鄂尔多斯》为标题的航拍作品2016年2月发表于《环球人文地理》杂志,2016年7月28日-31日,中央数字频道连续四天滚动播出了组照《黄土高原密码》及拍摄花絮。荣获大众摄影杂志“2016年影像十杰”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