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丛书介绍

发布时间: 2017-03-16   |   作者: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丛书简介

2014年,大型摄影实验项目“影观达茂”启动,50余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作家、诗人、摄影者参加了这项活动。他们住在牧民家,昼夜记录。

在达茂悠长久远的历史中,也许这是第一次:影像那么集中自觉地参与它的历史进程。

最后,2000余幅照片、30万文字形成8部作品:《温都不令:正在迁徙的村庄》、《托雅的头戴》、《马王巴拉图苏和》、《两个会唱歌的老人》、《乌克忽洞的土豆》、《冬天:缺雪的都荣草原》、《蒙古族少年的回家之旅》、《哈萨尔的子民》。

“影观达茂”力求为草原留下珍贵文本,为民族摄影探求一种新的模式,并让民族影像回到自己的家。

 

当“故事”遇上“会讲述的人”

文/伏瑞峰 蒙古族文化学者、原中共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旗委书记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在岁月的长河中,辽阔壮美的达茂草原发生过太多感人的故事:游历欧洲文明第一人列班扫马的故事,监国公主阿拉海别吉的故事,神勇英雄哈布图哈萨尔的故事,百灵庙抗日武装大捷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支援包钢献出圣山的故事,保护草原全面禁牧的故事……特别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更是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无尽故事。

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达茂旗经济相对落后,但文化富集、特色鲜明、多元文化并存。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融共生,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和谐交流,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来达茂工作后,我深深地被这片厚重的土地所折服,被这里纯朴的人民所感动,我一直琢磨着一件事儿: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走近这里,走进这里。

时代正发生着急剧的变迁,在市场化浪潮的裹挟和信息化革命的颠覆下,许多传统的东西正在悄然消失。消失就意味着寂灭。在这个疾速转型的历史关头,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有责任把这种流变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陈小波,一个视野开阔、思维深邃、极具创新精神的文化学者——与达茂迎面相遇,立即对这里的人、牛马羊和草原有了慧眼独具的发现和发自内心的情感。经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青年记者张丽娜引荐,我与陈小波有了一次深入的面谈,她见解独特,谈吐睿智,关于摄影的独特创意,关于民族摄影的新颖构想,关于“摄影没有小题材”的精辟论述,关于“开一个小口,打一口深井”的创作理念,与我们想要深度展示达茂的初衷不谋而合。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直至“影观达茂”活动的最终启动。

作为活动的发起人和策划者,对这次文化创意实践,陈小波不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还动了她在首都工作三十余年积累的全部人脉,邀请到国内外重要的摄影家、文化学者以及资深媒体人,组成八支专业团队,每队六至七人,一个选题,分批赴达茂旗。达茂草原的广袤开阔和丰富多彩,给了这群深怀文化理想的艺术工作者和文化学者足够的自由想象与记录的空间,他们分别寻找自己与达茂的情感纽带。在他们的眼中,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素材,有许多他们“踏破铁鞋无处觅”的独特风景,更有太多令他们留连忘返和深入思考的东西。

艺术家和学者一概将目光聚焦于平凡点滴之处:一户牧民、一个村庄、几个孩子、两位会唱歌的蒙古族老人等等。通过对这些平凡人和普通事的深入体察和全面观照,折射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传承、牧人的气质、草原的雄浑与苍茫。这种以小见大的纪实方式,能把故事讲得生动具象,颇具人性,于是就能以小小许胜多多许,使蒙古族的凡人小事,辐射四面八方,引起他人的共鸣和关注。每个主题都算不上宏大,却都有故事和人物来支撑,而故事和人物的背后体现了人性的善、崇高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厚重的历史……

“让摄影回归本真”,是本次纪实摄影活动的一大宗旨。以影像的直观和犀利,真实记录人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再配以有学术背景的文字,这样的叙事方式直抵人心。以这样的方式讲述故事,有质感、有思想、有深度,一定会让人喜欢看、愿意看。达茂旗的故事遇到了会讲述的人,结果就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八册图书。

真正的艺术家,一定不会有丝毫的“架子”。这些艺术家和学者一头扎进最原始的农村牧区一住就是七八天,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感受,真心实意交朋友,记录他们依然单纯的热情和简朴的生活方式。农牧民的质朴、善良让他们感动无语,农牧民坚韧不屈的生命力,更是让他们潸然泪下。虽然条件艰苦,但艺术家们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收获。用河南籍作家墨白的话说:“你们这个地方,是能够出大作品的。”

不远千里万里,一批又一批的精英团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达茂这样一个小地方,用镜头定格百姓生态,用文字记载众生情感,把所有的物当生命来拍,帮助我们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乃是达茂人民之福。这些艺术家的敬业和专注,让我深深感佩。在此,我谨代表达茂旗的父老乡亲对艺术家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这样的一次活动,到底能给历史留下什么,能给未来带去什么,这里先不妄下结论。陈小波曾说:“为什么做这个项目?为历史做,为文献做,为还原一个真实的草原做,为草原上的牧人和马儿羊群做,为世界摄影做,为我们自己做。”那么,这次的“影观达茂”活动和这八册书犹如一块柱石,就矗立在达茂草原上,让我们看到这里醒目地连结着两端:一端通向历史,而一端延伸着未来。

 

希望我们的作为,配得上达茂草原上微小而不屈的灵魂

文|陈小波 影像学者、策展人、新华社领衔编辑

我们为什么做“影观达茂”项目?为历史做、为文献做、为还原一个真实的草原做、为草原世代牧人和马儿羊群做,当然,也为我们的内心做。

达茂是探索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存的方式及状态的宝地。这里开阔广袤空间所带来的自由感吸引着我们。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撰写者和摄影者在出发前已清楚自己的方向,我们寻找着自己与达茂的血肉通道:与自然有缘就拥抱自然,与牧人有缘就贴近牧人。我们渴望做到:面对风光,体恤自然;沉入人文,心疼百姓。

我们都住在牧民家里。我们的工作饱含静谧而深情:以史诗般的视角记录达茂游牧民族朴素的生活状态,为未来者讲述我们此刻所身处的文明。

来达茂的每一位都训练有素,深知哪怕再是渺小卑微的角落,一旦面对了,便是人类创造的崇高空间。因此,即使在一个小而又小的范围内做摄影,为人类文明留下影踪,是幸运更是上天给予的恩典。

“影观达茂”是记录,是传播,最后——不管愿意与否——终将和达茂一起并入历史。在达茂悠长久远的历史中,也许这是第一次:影像那么集中自觉地参与它的历史进程。于是每个参与者须得不停问自己:我们隔着千里万里来到这里,奔波在大山大河之间,奔波于草原村镇间,心里想到的、眼睛看到的,是否没人能替代?我们在拍摄时,是肤皮潦草、高高在上?还是庄严节制,不停叩问良知?

“影观达茂”试图留下两个对象:达茂,以及关于达茂的影像。

那么,我们不要什么影像——不要红美光亮,不要老少边穷;不要视觉冲击力;不要简易粗陋浅鄙;不要故作深沉、矫柔造作;不要费解、不要虚浮。

我们需要什么影像——达茂独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命状态;草原文化的传承与继续;牧民独有的精神气质:大豪迈下的大孤独,英气外表里的苍凉内心;和草原一样平静、老实、苍茫、素朴的照片;尊重当代阅读习惯的照片;与时间的应和中会自己说话的照片;全人类呼吸与共、歌哭与共的照片;有诗意的照片……

作为一个有弹性、有温度的项目,“影观达茂”当然不是纯然客观的。参与者通过影像和文字,表达达茂有什么以及我们应该看到什么。没有一成不变的想法和做法,达茂的每寸土地日日激发我们、警醒我们,不断打破我们固有的幼稚和无知。

摄影和音乐、文学一样,应该是存放谜团的地方,同时也是解开谜团的地方。行走在无边的草原,遥望那些孤零零的土房,近看那一张张美好的脸,我们心中谜团重重。蒙古族人,他们如何抵挡风雪,如何抵挡孤独,大自然又是如何优胜劣汰,把那些有着一把硬骨头和蓬勃生命的、英俊的儿女留下来的……我们拥有何等能力和智慧,才能解开这些谜团?

我们深知自己只是一个过客。我们仅仅触及了草原的浅表,安放大地之心的深处,我们始终没有抵达。我们尽可能做到,让我们朴素的文字与影像,贴着土地,长成花草;搭上白云,化作雨滴;贴着心窝,酿成血。即便没有做到,也希望我们的作为,配得上达茂草原上微小而不屈的世代灵魂。

历史与文化的根,在达茂草原绵延赓续了数千上万年。而今目睹它渐次损毁与逝去,伤感之余,我们在理解中也感受到无边痛悼—过去的远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曾经拥有无以伦比的尊严、风韵与厚度,屹立在蒙古高原上。于是追问在继续:这样的拍摄是为自然与人类所做的最好最切实的证词吗?除了对人类生存方式多样性的努力呈现,摄影的锋芒还需要走多远,才能指向人类共同面对的疑难与困境?

这个项目,我依然选择那些和我有共同经历、共同价值判断的友人来共同完成。我选择那些用灵魂、用情感、用常识、用悲悯之心为人做事的同道——他们有我多年的友人:于德水、胡武功、闻丹青、何志云、黑明、宋婧、李毅、王身敦、曾年、傅拥军、任悦、吴砚华、严志刚、孔宁、王巍、王蕾、牛国政、王争平、康泰森、许宝宽、孙家迅、沈伯韩、陈团结、汪澎、贺新耘、文赤桦……也有新朋友:朱靖江、墨白、江媛、耿亚伟、梅若梅、樊强、胡桑、艾静、于曙光、秦文秀、冯莉、徐冶、敖登托雅……

更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不可多得的地方官员伏瑞峰。作为一个蒙古文化学者,伏瑞峰对“影观达茂”提出这样的要求:“无论是文本还是影像表述,都应该力求历史感、国际化、无疆界、当代性、民族性、神性、歌唱性。”

是伏瑞峰和他为之奋斗的达茂联合旗,提示了“影观达茂”应该具有的灵魂,最后成全了这个项目。

“影观达茂”丛书包括八本书:《马王巴拉图苏和》《两个会唱歌的老人》 《温都不令:正在迁徙的村庄》 《托雅的头戴》 《蒙古族少年的回家之旅》 《乌克忽洞的土豆》 《哈萨尔的子民》 《冬天:缺雪的都荣草原》 。每本书用丰富的图片和专业性的文字讲述一个故事,并试图回答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