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专访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殷德俭

发布时间: 2017-03-16   |   作者: 马列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您是怎么参与到“影观达茂”项目中的?

我参与的时候,项目正要进入后期编辑出版的阶段。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除了摄影书出版,关注民族文化更是我们的本行。“影观达茂”把这么多摄影家、文化学者聚集在一起是极为难得的事情,这跟我当年作为《民族画报》记者、编辑,在做民族类专题报道时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任何大型综合类选题要想做的有深度,组成一个跨界团队是个有效的方法。

我把这套书定义为以影像形式为主的一次人类学、民族学文化探寻之旅。这里面的核心基础是影像,属性是少数民族题材的文化研究。

您觉得这套书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这套书对其他民族以及民族地区的文化研究一定会有借鉴意义。

在此之前,大部分地区的宣传部门或文化单位对于摄影更习惯使用旅游宣传的形式——蓝色的天空、鲜艳的民族服饰,甚至包括一些过于舞台化的民俗表演。当然,这种类型的摄影确实带来了一些“明信片效应”,但是它没有文化的内涵。“影观达茂”的核心是文化探寻,自然要摒弃那些表演出来的东西,我们记录了当下,而当下的记录也就是未来的历史。

民族文化当前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研究与保护、传承与发展。这套书兼有这两个部分——既研究民族曾经的历史,同时也记录了游牧文明在信息时代所面对的困惑。这对人类学、民族学都有意义,再加上影像独特的视觉语言方式,使其更有现场感和观看性。

据您所知,类似这样的摄影书还有吗?

有类似的,但没有这么大规模、有意识、各方面配合得这么好的。过去有一些学术书籍,学者自己会拍一些照片,但是那些照片的影像力量不够;还有一些书拥有很好的影像,但只是摘取了一些资料作为文本,而这个项目全部是学者在现场得到的一手材料。

时间会让这套书的意义与价值会慢慢浮现的,就像我们现在看待一些历史照片一样。有时一个老建筑要拆了,总是有很多人在讨论是不是该阻止。社会是需要发展的,把一切都保留下来是不可能的。当留不住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它记录下来?

现在草原上的牧民都是骑着摩托放羊了,天气预报也直接发到手机上了,当时代、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文化传承中的精神脉络是什么?文化现象点点滴滴的变化是什么?这些才是需要记录的。

作为一套摄影书,“影观达茂”的文字量大且厚重,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多个方面,您怎么看待一本摄影书中的文字?

文字与照片对于一本书来说就像硬币的两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字的介绍和解读作用使读者能够通畅、全景地了解书籍内容。“摄影书”的概念其实有着不同的界线,有的是纯艺术的画册,有的就像“影观达茂”这样的影像文化类书籍,它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您对“影观达茂”丛书的市场表现有何预期?

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来说,我们出版社更看重选题的探索价值,强调其社会效益,同时兼顾二者的统一。我的预期还是很乐观的,不过我最关心的是这套书能不能到最需要它的人手里,就是那些关注它的人,通过它能得到收获,并把能这些收获传递出新能量的人。

您觉得这套书适合哪些受众?

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有关机构——各地民委、文化宣传部门、大学图书馆等。

第二类是具体人群——其中一部分是那些跟影像有关的人:“影观达茂”丛书既是一部记录历史的图集,更是一首“日常生活的颂歌”。虽然宏大叙事与远方的突发事件容易让我们有创作的冲动,但也不可忽略了身边的点滴生活。拍自己身边的人与事是我们每个摄影人最容易办到的,但往往又是不屑去做的;还有一部分读者群是做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人:这套书提醒他们注意到影像这种极为普及的记录手段,以及影像的表达和未来历史文化研究中信息的丰富性、独特性的关系。当然,这套书做得很漂亮,我相信很多普通读者也会喜欢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