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专访达茂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静

发布时间: 2017-03-16   |   作者: 王巍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想问艾部长,您作为宣传部长,对达茂这个活动是怎样认识的?

我们原来的想法仅仅停留在建这样那样的基地,但根本点在于建基地的内容和形式,到底以哪种内容和形式能做深入并没有想很多。其实从项目开始李毅老师带第一批团队进驻达茂,宣传就开始了,已经整整两年的时间,也不仅是出来书以后搞个新闻发布会再宣传。所以说这种宣传资源是花多少钱都把握不在手里的,正是小波老师这个项目让我们有了一个思路,8个团队,一个团队一批人,这些都是在摄影界、文化界有影响的人,他们回去传播是很重要的宣传。

其实说没筛选也有筛选,但是这些筛选绝不是从树立榜样、打造典型这个角度去的,绝对是能代表草原。马铃薯,就是土豆的故事,侧重土豆农村;哪个农区的村庄保存完整的,能体现出古老村庄的发展变迁的;人物选择上,至少在草原上我们觉得他体现了草原的,比如小波老师说的雷锋马王,能让你感受到他的生活中保留着蒙古族的生产生活的基本元素才行。找到的人都是默默无闻的,他身上保留着我们的文化,才能去做的,不一定是多大的名人,名人也许在他的生产生活中缺失了。你要跟他在一起生活,通过生产介入他的生活,跟他共同见证生产过程,了解草原的文化、了解民族的精神。

现在的人们处在消费时代,和咱们这套丛书所传达的某些信息是有差距的,您觉得书会受到人们关注吗?他们还会选择这样的书来阅读吗?

有,但更重要的是,要想深刻反映这片草原变化的话,就按小波老师说的,一口井打下去,深度挖下去,光靠这些人说是没用的。随着现在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民族文化都在流逝,要想再找回来必须还得找根儿,其实我们也很谨慎,我们把于曙光部长找出来,其实就是想做这个,因为他对马文化,对蒙古族的情节太浓厚了,他是特别严谨的人,他对这些有独特的认识和思维。

因为我接触的这几个拍摄对象,马王的女儿啊,小骑手刚嘎,我都有他们的微信,能看到他们的生活成长。我看到刚嘎在微信上在卖马,然后那女孩娜荷芽就和很多女孩一样融入都市的生活了。现在人们都在追求消费时代的东西,和咱们这套丛书所传达的是有差距的,你觉得书会受人们关注吗,他们还会选择这样的书来阅读感受吗。

会的。虽然他的生活表现形式跟现代越来越接近,但是只要是他的父母给的,环境里骨子里的东西,不会改变的。这个本质的东西还是推动他不断成长的基因,文化基因。那是他的根基。所以说他还是看了这些东西会激发他强大的正能量,会很有感受。他会有自豪感,荣誉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我生活的环境,我的父母亲能够给我的东西是如此的强大。也许他过去认识不到,他的存在到底对社会意味什么对大家意味什么,但是通过这本书或许就能找到根据。

从村民牧民他们自己来讲,只是顺其自然很本真的存在。但是我们这次行为就是通过艺术家的视觉,从人性的角度从本真的角度去挖掘出来这些东西。不一定很多人能喜欢看,但是我觉得只要看了这个书的人,只要看了他总能发现原来这么小的人物这么朴实的人物能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是什么。他是很小的人他不是榜样不是典型不是雷锋,但是我就看了这个书以后,这么小的故事,这么质朴的生活,可以说真的有那种沧桑,不是那很丰富物质的生活。只要能做到这些东西出来,既能反映本真,又给人看了以后有感触,能触动人的内心,再说白了点,就能让我们看书的无论是谁,让我们的孩子以后看起来能够觉得:原来这个小村庄这么美,原来我身边有这么美好的事情,原来我这样自然的成长是这么本质,这么美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