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影观达茂”系列丛书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 2017-03-16   |   作者: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2016年10月18日,历时三年创作、编辑的“影观达茂”系列丛书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召开新书发布会。学术研讨会同期举办。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达茂旗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凯、达茂旗政协主席乌日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等出席新书揭幕仪式。

为弘扬和传承地区民族文化,挖掘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达茂故事,2014年4月,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委人民政府联合光明日报共同发起了“影观达茂”项目,该项目运用纪实摄影的手法,研究选定了民族民俗等八个方面的主题,由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担任总策划,50余位民族学者、人类学者、作家、诗人、摄影者参加了这项活动,陆续进行了前期考察拍摄和后期编辑策划等工作,最终以八册专题图文书的形式,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影观达茂”系列丛书共包括八本书:《马王巴拉图苏和》(李毅/主编)、《两个会唱歌的老人》(胡武功/主编)、《温都不令:正在迁徙的村庄》(于德水/主编)、《托雅的头戴》(陈小波/主编)、《蒙古族少年的回家之旅》(宋靖/主编)、《乌克忽洞的土豆》(任悦/主编)、《哈萨尔的子民》(朱靖江/主编)、《冬天:缺雪的都荣草原》(闻丹青/主编)。每本书用丰富的图片和专业性的文字讲述一个或几个故事,并试图回答一些问题。谈及项目的初衷,本套丛书总编辑陈小波表示,“影观达茂”项目是为历史做、为文献做、为还原一个真实的草原做、为草原世代牧人和马儿羊群做,当然也为我们的内心做。

在随后进行的学术研讨会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麻国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赵瑜、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潘科与众位“影观达茂”丛书的部分学术委员会委员,从民族学、文学、影像学等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影观达茂”项目,旨在为民族文化摄影,探索新的模式。与会专家评表示,“影观达茂”系列丛书以影像民族志的方法弥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知识图景,在民族文化摄影领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次活动由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政府、光明日报社会活动部、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主办,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像中国网承办,学术支持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影观达茂”系列丛书将于本月底在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微店、各地书店及各大电商平台陆续上架。

 

八骏马·马头琴乐团的演奏,为现场带来了草原之风。沈伯韩摄
 
新书发布会由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副主任吴砚华主持 吴承欢 摄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致辞 吴承欢 摄
 
达茂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长艾静 致辞吴承欢 摄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殷德俭。沈伯韩 摄
 
“影观达茂项目发起人及丛书总编,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介绍新书。沈伯韩 摄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左一)、达茂旗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凯(左二)、达茂旗政协主席乌日图(右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殷德俭(左三)、“影观达茂项目发起人及丛书总编,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为新书揭幕(右一)为新书揭幕。沈伯韩 摄
 
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朱靖江主持。沈伯韩 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麻国庆 沈伯韩 摄
 
《哈萨尔的子民》主编朱靖江、《蒙古族少年的回家之旅》主编:宋靖、《温都不令:正在迁徙的村庄》主编于德水、《马王巴拉图苏和》主编李毅、《两个会唱歌的老人》主编胡武功、《托雅的头戴》主编陈小波、《冬天:缺雪的都荣草原》主编闻丹青。沈伯韩摄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赵瑜 沈伯韩 摄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潘科 沈伯韩摄
 
来自达茂旗的蒙古族歌手苏勒亚其其格的演唱为活动掀起高潮 沈伯韩 摄
 
“影观达茂”系列丛书研讨会现场。吴承欢 摄
 
学术委员之一,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杨浪发言 沈伯韩 摄
 
学术委员之一,文学艺术评论家、画家兴安发言。 沈伯韩 摄
 
学术委员之一,《民族画报》蒙古文版编辑部主任,高级记者巴义尔发言。沈伯韩 摄
 
学术委员之一,《中国摄影》杂志主编晋永权发言。沈伯韩 摄
 
学术委员之一,宋庄美术馆馆长方蕾发言。沈伯韩 摄
 
学术委员之一,影观达茂项目发起人伏瑞峰发言。沈伯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