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张家口:砥砺奋进,奏响跨越发展新乐章

发布时间: 2017-10-11   |   作者: 河北共产党员网   |   责任编辑: 曾雅琪   |   来源: 河北共产党员网

 


这是拼搏的五年--全市GDP突破1400亿元关口,人均GDP跨上3万元台阶;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实际利用外资总量较上个五年均实现翻番。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11年的34%提高到2016年的68%,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9%。

这是奋进的五年--全市累计实施重点项目800多项,完成投资2880亿元。全市省级开发区达到13个,入驻企业1898家。矿山、钢铁、化工、水泥四大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11年的48%下降到2016年的27%。

这是收获的五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9%,较2011年增加6.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京津冀地区最优。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7个县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口市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在省委坚强领导下,聚焦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攻坚中砥砺前行,在从严治党中凝心聚力,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成绩显著。

立足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功能定位,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努力加快发展

绿色,是张家口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品牌。

2014年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初,《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张家口“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定位,就凸显出生态之于张家口的重要。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家口时又强调,要树立生态优先意识,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按照总书记指示,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春风,张家口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新路子。

打响水资源保护“发令枪”。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点生态项目,张家口市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0%-20%提高到目前的50%-60%。该市把强化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作为改善生态、保障首都用水安全的核心之举,积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16年,建设地下水监控站25处,非农取水户水量监测点210个,建立了张家口市水利现代化综合管理平台,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年内新增及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8.62万亩。

吹响造林绿化“冲锋号”。张家口市把造林增绿作为打造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要支撑,下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等重大工程。过去五年,实现每年造林1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9%,较2011年增加6.4个百分点,并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打出一套强力治污“组合拳”。张家口市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排放和污染治理,重点实施“减煤、压能、降尘、控车”等工程,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方位、立体式、持续化推进的高压态势,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2016年,全市共压减淘汰钢铁产能120万吨,淘汰改造分散燃煤锅炉787台,完成散煤压减替代25.7万吨。通过实施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排放达标工程,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治理项目71项。五年来,该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2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京津冀地区最优。

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成为张家口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以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积极培育脱贫产业,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视察期间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以发展产业为抓手推进精准脱贫,张家口步履铿锵。

产业富农,试点引领。该市制订了《特色产业脱贫行动方案》,围绕40条产业带培育特色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发展马铃薯、葡萄、林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市光伏扶贫项目涉及11个县(区),总容量达550兆瓦,覆盖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20744人。在12个贫困县(区)的969个贫困村扶持发展电子商务,投入资金1.08亿元。推广以资金、资产、土地、劳务入股等模式推进脱贫攻坚,目前该市股份经济投入资金3亿元,覆盖贫困村1467个,占贫困村总数的85.14%。

平台建设,畅通渠道。市县两级依托融资平台,筹集银行贷款偿债基金4亿元,推动重大扶贫项目实施,目前纳入张家口市350个美丽乡村建设的贫困村有188个,已融资33亿元。

统筹推进,全面发展。张家口市坚持脱贫攻坚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统筹推进,在规划编制、资金投入、政策支持、项目实施等方面有效衔接、协调联动。目前,中央、省、市、县四级统筹安排到贫困县(区)的财政涉农资金共计25.2亿元,整合使用14.3亿元。市财政共整合安排资金730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各县(区)财政安排扶贫资金总和达2.77亿元。

五年来,脱贫攻坚改变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硬软件配套齐全、生产生活功能完备的中心村镇300个;围绕11个扶贫主导产业,建成现代设施种植棚室43.9万个、养殖小区2098个,培育壮大省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29家,40条扶贫产业带初具规模;认定市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25所,10多万名贫困农民接受了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贫困村帮扶工作全部实现工作队驻村到户,97.3万人摆脱贫困。

赤城县“六位一体”、阳原县“股份共富”、蔚县“工农联建”、张北县“园区带动”、崇礼区“示范引领”、万全区“财政担保”等成功做法,为张家口市脱贫攻坚闯出了新路;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科教扶贫、股份合作……有关部门齐动员,汇成了全社会扶贫大合唱。

未来3年,该市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继续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以增强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为主攻方向,统筹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乡村旅游,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年内确保9.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聚焦筹办冬奥会这个中心任务,不断推动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努力交出优异答卷

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到张家口市视察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在位于崇礼区的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临时展馆沙盘前,总书记指出,要着眼于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科学合理制定规划,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按进度高质量完成筹办工作各项任务,为冬奥会筹办指明了方向。

按照总书记要求,张家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做好冬奥会筹办列为未来五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一切规划和建设聚焦服务于办好冬奥会这个中心任务,把筹办冬奥会作为一项精品工程来打造,作为一次重大机遇来把握,作为一项共同责任来推进。

思路明晰,蓝图绘就,张家口上下开启快马扬鞭推进冬奥筹办新征程-

科学编制各类规划,按照“全力保障赛事需求、充分考虑赛后利用”的原则,注重系统性,坚持专业性,突出地域性,确保筹办工作从空间、功能、要素上实现协调有序、平稳高效推进。高标准推进建设,把场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百年大计,发扬工匠精神,体现中国元素、当地特色,打造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奥运遗产和城市新名片。合理把握节奏,对所有筹办工作按年度计划梳理分类,实行项目化管理,确保时间可控、资源可控、质量可控。加强工程监管,认真落实“廉洁办奥”要求,建立科学严谨的预算管理机制、全程跟踪的监督检查机制、公开透明的操作运行机制,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

在办好赛事与加快本地发展上互促共进、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冰雪产业,规划建设冰雪产业园,发展新产业、拓展新业态,打造以冰雪旅游、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为一体的冰雪产业链。加快普及发展冰雪运动,加强与冰雪运动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开展冰雪人才培养交流,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积累办赛经验,提升冰雪运动专业化水平。实施冬奥惠民工程,深入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推进大众化、娱乐性设施建设,发展冰雪运动俱乐部等民间组织,全面点燃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激情。

置身“奥运机遇”下,469万张家口人撸起袖子,赛区冬奥场馆规划设计高标准推进;全市冰雪运动蓬勃开展,冰雪运动装备产业蓄势待发,冰雪旅游如火如荼

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5个竞赛场馆正在设计完善当中;76个保障项目已经明确,38个项目稳步推进,资源管控取得实效,崇礼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冰雪运动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越来越多的张家口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冰雪运动课程。除密苑云顶、万龙等大型滑雪场外,张家口市仍有一批滑冰场、滑雪场在筹建中。

中煤集团张煤机公司与冰雪设备世界级制造商法国MND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立安美地(张家口)山地发展有限公司,并在张家口投资建设冰雪运动装备生产基地,携手进军冰雪装备制造业。

崇礼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着与冰雪相关的工作,冰雪产业已经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