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让“原乡生活”实现“共享”'

发布时间: 2017-12-19   |   作者: 赵婧男   |   责任编辑: 曾雅琪   |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

 


看草原天路边胡家村民宿文化村综合项目

深冬的张北,天寒地冻。张北县白庙滩乡胡家村村北,三排铺着花地砖、配着室内卫生间、镶着断桥铝窗户的安置房,成了30多户村民温暖的新家。几百米外,那些租给开发公司的旧民居,或改造成独具风格的民宿,或装修成古色古香的商铺,灰瓦白墙,与新建的亭台、别墅融为一体---昔日那个天路边不起眼的旧村庄,已然被打造成了特色鲜明的田园小镇。

对村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居住条件好了,村里环境美了,最实惠的当然还有旧房带来的一笔不小的租金。而这里还将怎样建设,这里的变化对他们的生活还有多么深远的影响,每个人都在期待着……

盘活固定资产实现精准脱贫

“你们看到的是这个项目的一期工程。”站在新建成的商业街上,白庙滩乡党委书记李军介绍,胡家村民宿文化村综合项目是乡里引进社会投资实施整村开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进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群众出租房屋、土地并以务工方式赚取收入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

从去年夏天开始动工的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49间高标准村民回迁安置房建设,25套、120间原有民宿改造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以及村民中心、塞外风情民俗商业街、连村道路、革命历史教育馆等建设工程。2018年夏天,这里将初步具备接待能力。

“未来这里还将打造更多的自然景观、农耕种植和采摘体验区,以及多种娱乐项目和风格不同的客房。整个项目完成后,胡家村就是草原天路边风景宜人、设施完备的旅游胜地。”李军说。

尽管项目建设刚具雏形,但胡家村人却已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55岁的胡爱平一家四口,过去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植马铃薯和莜麦,收成好的时候一年能有万把元。整村开发后,他将家里的三间旧房与开发公司签订了30年的整体承租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宅基地为2万元/亩/年,租金每年一付;地上房屋按照房屋等级核算,一次性买断。这么一算,胡爱平旧房一年租金两万二,年收入一下翻了一番。除此之外,老胡在项目工地还打了整整五个月的工,不到半年时间,在家门口又挣了近两万。

胡爱平生活的改变只是胡家村人的一个缩影。村主任胡建林介绍,胡家村共36户、87人,这些年,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村里人平均年龄达到65岁以上。大部分上了年纪的村民,基本靠出租耕地和低保生活。整村改造,仅房屋租赁一项,就让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实现了整村精准脱贫。

留住“乡愁”为城市定制原乡生活

“你说这村里没变吧,路也平了,灯也亮了,房子也好看了,从哪看都让人心里喜欢;你说这村里变了吧,旧大队、旧供销社,连我们那些旧房都还在……”几个月来,71岁的杨茂林没事的时候,常常在新建的美食街上、广场上转转,一边新奇地感受村里的变化,一边从那些装修一新的老房子中,辨认着它们原来的主人。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打造的是基础设施更完备、治理更有序的‘升级版乡村’,而不是脱离了田园文化,摒弃当地习俗的‘低配版城镇’。留不住‘乡愁’,也就失去了改造的意义。”整村改造项目承包公司---河北大红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左有海说。“乡村旅游要避免同质化,就要最大限度地放大乡村的魅力,让游客在享受与城市一样便捷的基础设施的同时,能触摸到农村生活的肌理,融入田园文化,享受原乡生活。这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不谋而合。”

左有海介绍,胡家村整村改造不是要在这里建一个游乐场,建一座风景区,而恰恰是保护起这里最质朴的田园文化,最传统的生活方式,构建更宜居、更舒适的原乡生活,让久居城市的人对这里产生认同感和向往。

“我们希望让城里人来这里听乡音、品乡味,吃最新鲜的蔬菜,亲自养牲畜,参与农耕,感受鸡犬相闻、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他们的留下与离开,都会产生消费,带动这里各项产业的发展。”左有海说。

为了留住胡家村的根与魂,整村改造项目特别注重本地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村委会旧址,如今已经被专门改成村史馆;已经建成的商业街,也是公司打造的塞外风情美食街,原汁原味的美食将成为展现原乡生活的又一个侧面。几天前,公司还专门召集本地文化学者召开策划会,未来这里将深耕本地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莜面文化……构筑胡家村的“精神内涵”。

“原乡生活”,本质上就是这里村民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张家的花被子,李家的新鞋垫,王家做的午饭,胡家说的乡音……我们整村改造要将胡家村建设成一个坝上‘桃花源’,这里每个村民的生活都是原乡生活的一部分,往大说,老百姓的好日子就是我们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左有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