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

时间:2017-05-27  |  来源:中国网图片中心  |  责任编辑:马雅兰

      全文阅读
       
       
       

      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

      发布时间: 2017-05-27 15:26:39   |   作者: 陈勇 马和平

      5月26日,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暨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在红旗渠顺利召开。大会以加强红旗渠研学旅行资源宣传为宗旨,进一步推进国家旅游示范基地的品牌建设,邀请相关部门、科研单位、全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旅行社与旅行商、国内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国内一流媒体等单位共计300余人参与会议。

      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国内首部研学团体标准出台。

      5月26日上午,联盟成立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通过了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科研学术部、教育培训部、项目发展部、社会活动部即“一委一处四部”的内设组织架构和负责人。联盟大会提出,将红旗渠定为联盟的常设会址、副理事长单位,并围绕红旗渠制定了《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团体系列标准》和《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红旗渠宣言》。

       

      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向名誉主席颁发证书
       

      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理事长胡呈军为林州红旗渠景区颁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证书
       

      围绕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的成立,国家旅游局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军,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先后讲话,并对红旗渠精神表示充分肯定。

      成立大会上还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桂晓风,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国家旅游局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军,《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刘润为,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治国,总参陆航部原政委单继友将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少将肖裕声,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办公厅原主任薛启亮,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进行了部长、专家访谈,分别对推动研学旅行开展的战略意义,建设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的力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红色文化和规范研学旅行教育等几个方面问题回答了主持人提问。

      国家旅游局红办原副主任胡呈军表示,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之所以在红旗渠召开,是因为红旗渠在中国研学旅行领域建设中始终行走于前沿,独创的“中国青少年红旗渠研学之旅”精品研学旅行“十个一(当一次红旗渠讲解员、看一场红旗渠电影、走一次红旗渠、推一把独轮车、抡一回开山锤、抬一次太行石、吃一次民工餐、看一场“凌空除险”表演、学唱一首红旗渠歌曲、开一次红旗渠主题班会)”主题项目,在推出后受到广泛推崇,首开了研学旅行先河。

      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渗透行业领域新高地。

       

      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秀珍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
       

      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高海生
       

      5月26日下午,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上,中央军委后勤学院教授刘高平、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高海生、湖北理工大学副教授陆庆祥分别围绕《研学旅行与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景区与研学旅行》、《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课程化设计》、《研学旅行标准与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对进一步推进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品牌建设提出要求,并提出将红旗渠研学旅游基地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形成“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的共识,将于每年5月26日在红旗渠召开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

      研学线路实地考察,近距离感受精神、触摸历史。

      5月25日,参会领导及联盟会员单位代表170余人参观考察了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红旗渠、中国文联写生基地太行大峡谷。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少将肖裕声观看过红旗渠风景区“凌空除险”、“铁姑娘打钎”等实景演出后表示,红旗渠的修建就像是蚂蚁啃骨头,它不仅是一个饮水工程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将这种精神永远传承、弘扬下去。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桂晓风指出,本次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暨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研学旅行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红旗渠风景区研学旅行建设工作已渗透行业领域新高地,在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历程上更是一次质的飞跃。

      红旗渠风景区作为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的发起单位与副理事长单位、常设会址,在开展研学旅行建设中,红旗渠风景区始终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书本知识同生活经验、课堂教育同实践体验有机融合,使得学生更好的在旅行中学习,旅行中成长。

      (报道/陈勇 马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