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燕化多举措打造工业生态示范区

发布时间: 2017-12-25   |   作者: 陈勇   |   责任编辑: 曾雅琪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燕山石化公众开放日市民与油迪宝宝互动 (周一兵摄)

“燕山石化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之多,取得的成就之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参加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的参观者,在燕山石化生态文明体验中心不时竖起大拇指。

提升环保治理水平

近年来,燕山石化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环保治理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确立了“本质安全、环境友好、持续赢利”的目标,明确了“生态文明、服务首都、共建共享”的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企业环保治理水平。努力做好对气、液、固“三废”的综合治理,从源头减少污染,实现重点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进一步创新环保手段,涵养生态环境,建设京西南危废处置中心,将燕山石化打造成京西南生态文明示范区、京西南科技创新示范区、京西南和谐共建示范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

今年初,结合上级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燕山石化又提出了打造世界先进环保企业的目标。系统梳理各生产装置的环保情况,特别是“三废”排放和治理的现状,投资近8亿元,实施了近百项环保隐患治理项目,并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年底前全部完成。

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公园  (刘建军摄)

网格化监管挥发性有机物

燕山石化坚持大气污染从源头治理,相继完成了罐区尾气、锅炉改造等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针对如何有效监控无组织排放VOCs的老大难问题,投资2000余万元,在已有的3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和43个人工监测点的基础上,新建了46个VOCs自动监测点,使工区内VOCs的监测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据燕山石化能源环境部工作人员介绍,VOCs监测站点的分布综合考虑了生产厂区、厂界、物料性质、环境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新建的自动监测点采取网格化分布,就是把被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网状方格,在网格中心或两条直线的交合处,选取具有代表性、需要重点监测的位置设置采样点。网格化布点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准确找到VOCs排放源的位置,掌握排放数据信息。

工作人员介绍,新建的监测点使用高精度微型气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GC+FID测量方法,测量精度达PPb级。各站点还采用整体温控设计的集成现场柜,配置了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测量分析仪器。这些自动监测点除了实时监测VOCs数据外,还具备监测工区内臭氧浓度和气象条件的功能。

以色列游客参加燕山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 (周一兵摄)

建设人工湿地

燕山石化不仅满足于实现环保的达标排放,更致力于生态环保的提升,将恢复地区自然生态作为打造京西南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环节,努力涵养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017年6月,燕山石化开始对牛口峪生态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大力建设湿地公园。采用国际流行的“天然处理湿地”设计理念,实施“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处理+湿地自然生态修复系统”的生态型工业污水综合净化方案,将达标排放的污水引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和景观利用,以达到利用自然界自发净化循环来有效净化污水的目的。

11月1日,包括了湿地区、休闲娱乐区、文化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域的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如期竣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工作人员介绍,牛口峪人工湿地项目极具燕山石化环保特色。这个涉及面积8万平方米的湿地项目,在景观格局、功能分区、建筑设计上,科学地运用了牛口峪地形、水系特点、地理优势。湿地水源主要来自于燕山石化排放的已经达到全国最严、北京市最新外排标准的生产、生活废水。湿地区建设的长334米、宽2米的木塑桥栈道,其基础材料也大多是采用燕山石化自己生产的合成材料。

用高科公司研发的新型木塑复合材料建造而成的牛口峪湿地公园观景平台 (刘建军 摄)

 在为期5个月的紧张建设施工中,燕山石化通过地形整理、清淤疏浚、岸坡修复,实现湿地复原。通过修复24个坝口,重新配置水利系统,成功将牛口峪库区内的水和外排水引入湿地区域作为生态补水,重新灌溉湿地氧化塘,增加过水面积,进行深度处理,减少外排水量。与此同时,在湿地植被设计上,充分考虑植被的净化和处理能力。湿地各个梯塘里,大量栽种芦苇、水葱、狐尾藻等多根系绿色植物,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进一步提高牛口峪河道外排水质。同时,湿地还设计有不同密度的湿草甸,湿草甸与有漂浮植物的自由水面交替错落,形成了理想的鸟类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