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火车上的中国人》王福春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发布时间: 2018-07-12   |   作者: 王福春、李霞   |   责任编辑: 李霞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铁路日新月异,发生重大变革的四十年。王福春从事纪实摄影40年,他沿着时代列车的轨迹,以“火车上的中国人”为对象,通过捕捉他们的表情、神态,实现喜怒哀乐的中国式表达,清晰呈现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印迹。由此,他成功打造了一张黄金名片:《火车上的中国人》。

影展开幕式上王福春讲话  李霞/摄

2018年7月11日,王福春带着40年来拍摄的“火车上的中国人”走进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王福春摄影作品展。摄影界领导嘉宾、摄影名家、新闻媒体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进行了《火车上的中国人》新书发布。

众多摄影界领导、嘉宾、名家、媒体出席开幕式  李霞/摄

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新书发布  李霞/摄

影展现场  李霞/摄

外国友人参观王福春老师的作品  路士跃/摄

影展现场的小朋友们  陈元志/摄

从1978年开始,王福春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对社会的感知与认知开始拍摄火车上的中国人,40年来,几乎跑遍全国铁路线,乘坐列车几千次,行程几十万公里,拍摄几十万张底片。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依托火车这方“流动的国土”,忠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宝贵的一段历史,同时,也留下了他人生旅途的印记。

伟大的时代,成就了伟大的作品。在王福春的作品中,每一张中国人的脸上,都写着鲜活与真实,写着自信与快乐,表达了特定时期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以及王福春拍摄这些照片背后的生动故事。

影展作品前王福春与小朋友们合影  李霞/摄

王福春说:“火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事,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事,然而在那个年代,这就是真实发生的场景。”

哈尔滨-齐齐哈尔1989年 王福春/摄

哈尔滨-北京1986年 王福春/摄

牡丹江-长汀1995年 王福春/摄

翻开王福春影集,一列列满载着人生百态的绿皮火车迎面而来。你所经历的时代,你曾经的感受,都会在这里原汗原味地还原和再现:1986年,在哈尔滨开往北京的T18次特快列车,电视机第一次悬挂在了旅客列车的车厢;1990年,旅行中的新婚夫妇陶醉于随身听耳机,跟着邓丽君的歌在车厢里扭动;2000年,立体3D画册的旋风,在车厢里匆匆刮过;还有手拿大哥大的旅客、西服商标刻意外露的显摆……在这些镜头里,有旅客哈哈大笑的愉悦场景,也有因车厢拥挤不堪的郁闷表情;有躺着卧铺车上悠然自得享受,也有钻在座位底下鼾睡的窘态。有些镜头,约显嘈杂、压抑,甚至不那么雅观,但都历史翻页时的印迹,因真实而打动人心,扣人心弦。

沈阳一大连1994年 王福春/摄

广州-北京1988年 王福春/摄

石家庄-哈尔滨1990年 王福春/摄

王福春的镜头,从不回避现实的艰难。然而,他的纪实摄影作品总是洋溢着向上、向美的情调,充满着乐观主义的自信,给人以力量和美好向往。

凡是跟王福春拍摄历程同时期的那几代中国人,在浏览由一个性格朴实、为人淳厚的摄影师所拍摄的这些乘车旅行照片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叠映上自我坐火车经验的印记。《火车上的中国人》留给我们的,远远不仅是数以亿计的个人记忆,这些由照片影像而凝结起来的历史瞬间,已然是涵盖我们曲折人生的家国记忆。

宜昌-汉口高铁2012年 王福春/摄

北京-上海2010年 王福春/摄

北京-杭州2016年 王福春/摄

总而言之,《火车上的中国人》拍摄的就是我们几代中国人非常值得留恋的过往人生故事。漫漫的铁道,长长的站台,当然,还有我们每个人火车上的中国人,搭乘着满载个人记忆的奔驰列车,穿越过时代的悠悠岁月,跋涉在生命的茫茫旅途。

北京南-抗州(德州)2015年 王福春/摄

今天的高铁列车, ,变成了陆地航班,流动的豪华宾馆。时速350多公里,真是朝发夕至,给人民出行带来快捷方便。车厢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我们用镜头记录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面对这一幅幅照片,回忆40年摄影经历,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所有艰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些照片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发展,见证了祖国的美好的明天。  

(现场报道: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