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穿越千年历史的傩魂——西南民族面具艺术巡展》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开幕

发布时间: 2019-06-03   |   作者: 仁青卓玛   |   责任编辑: 曾雅琪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2019年5月31日,由西南民族大学组织实施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穿越千年历史的傩魂——西南民族面具艺术巡展》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开幕。

由西南民族大学组织实施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穿越千年历史的傩魂——西南民族面具艺术巡展》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开幕

作为本次巡展的第一站,此次展览由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与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联合承办,展期为2019年5月31日至2019年8月31日。西南民族大学作为镶嵌在祖国大西南的民族高校,肩负着民族文化研究、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责任,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自2001年以来就重视对西南地区面具的征集与收藏,迄今为止,已经收藏了西南地区各民族不同类型的面具900余件。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民族博物馆馆长张明善,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副州长郑天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立辉,甘孜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梁永,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馆长汤勇,媒体代表和当地师生代表出席了开幕仪式。

面具是一种世界性的、人类历史上十分古老而又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各自的面具及其相关载体的文化历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面具与其相关的“傩”文化历史,也与其他文化一样走过了五千年的漫漫历程,从而成为了文化积淀深厚的珍贵文化遗产。

开幕式上表演的藏族面具舞蹈

本世纪初,自我国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傩戏”、“傩舞”等作为我国各民族面具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其中部分被列入了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且相关的传承人也分别被列为代表性传承人,从而使面具文化及其相关载体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西南地区是我国傩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众多的傩戏、傩舞至今仍然活态存在,为面具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民族博物馆馆长张明善,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副州长郑天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立辉,甘孜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梁永,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馆长汤勇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此次“西南民族面具艺术巡展”,既是西南民族大学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又是学校以“坚定文化自信,砥砺文化担当”为己任,推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当地学生代表参观博物馆

此次巡展主要展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藏的西南地区各民族各类型面具170余件(套),展览分为“面具西南”、“多彩面具”以及“面具工艺”三个单元,涉及汉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傣族、佤族、水族、毛南族、仡佬族等14个民族的木质、皮质、布质、泥质、金属质等多种质地类型的面具,力求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向观众展示我国西南地区面具文化的绚丽多姿,展现各民族人民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细致的工艺水平。

《穿越千年历史的傩魂——西南民族面具艺术巡展》展览现场。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成果,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次展览响应国家艺术基金鼓励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开展以“送文化、送艺术”为目标的传播交流推广活动之号召,将于2019年5月底至2020年5月期间,分别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和上海同济大学博物馆巡回展出。

此次巡展主要展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藏的西南地区各民族各类型面具170余件(套),展览分为“面具西南”、“多彩面具”以及“面具工艺”三个单元。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自2001年以来就重视对西南地区面具的征集与收藏,迄今为止,已经收藏了西南地区各民族不同类型的面具900余件。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巡展走进民族地区意义重大。通过巡展传播西南民族面具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就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等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就是让大家近距离感受面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增强文化自信,铸牢文化认同这个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奏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此次巡展也将促进学校与地方的交流合作,促进面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博物馆藏品及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推动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