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新疆博湖:全国“放鱼日”10万尾鱼苗放流博斯腾湖

发布时间: 2019-06-06   |   作者: 年磊   |   责任编辑: 曾雅琪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新疆博湖县在博斯腾湖大河口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工作人员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苗,顺着放流槽缓缓滑落,投入博斯腾湖,当日,投放扁吻鱼2万尾,投放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鱼苗8万尾,以增加博斯腾湖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2019年6月6日,新疆博湖县在博斯腾湖大河口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投放现场,工作人员、广大居民群众、游客以及环保志愿者们一同将鱼苗放流博斯腾湖。摄影 年磊

此次活动主题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投放现场,新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巴州农业农村局、博湖县农业农村局、水产局工作人员,广大居民群众、游客以及环保志愿者们一同将鱼苗投放到“母亲湖”——博斯腾湖。

在投放现场,新疆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测量到水温达到标准后,开始将一袋袋扁吻鱼苗搬下来,将袋口解开,把鱼苗通过投放板倒入湖中。这次投放的扁吻鱼苗体长均在6厘米以上。

2019年6月6日,新疆博湖县在博斯腾湖大河口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投放现场,工作人员、广大居民群众、游客以及环保志愿者们一同将鱼苗放流博斯腾湖。摄影 年磊

新疆扁吻鱼也叫“大头鱼”是我国特有的仅分布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珍稀土著鱼类,是世界裂腹鱼中的珍贵物种,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蔡林钢介绍:“今年是第二年采用鱼类PIT射频标记及鱼类荧光标记,通过标记放流,方便对扁吻鱼跟踪检测,以便地更好掌握其生长繁殖规律,从而为科学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提供便利。”

2019年6月6日,新疆博湖县在博斯腾湖大河口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工作人员展示新疆特有的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扁吻鱼。摄影 年磊

“增殖放流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举措。” 博湖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张立表示,此时正值博斯腾湖禁渔期,也是鱼类的繁殖季节,希望通过增殖放流活动,发动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博斯腾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共同构建鱼水相亲、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博湖。

一直以来,博湖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把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作为改善博斯腾湖水域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花都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严格落实禁渔期制度,加强对水域资源环境监测和整治,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依法开展渔业执法工作,成效显著。

2019年6月6日,新疆博湖县在博斯腾湖大河口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图为即将被放流博斯腾湖的扁吻鱼。摄影 年磊

如今,博斯腾湖沿途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白鹭成群,人水和谐......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博湖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美丽”资本。好的生态环境为游客带来了更舒适地旅游体验。

当日“放鱼日”活动,来自河北的游客丁艳说:“看到一条条小鱼欢快地游进博斯腾湖,觉得很新欣喜,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改善博斯腾湖的水质,而且能够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博湖的水环境特别的好,希望博湖的天更蓝  水更清,鱼更肥。”

2019年6月6日,新疆博湖县在博斯腾湖大河口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投放现场,工作人员、广大居民群众、游客以及环保志愿者们一同将鱼苗放流博斯腾湖。摄影 年磊

据了解,自2010年至今,博湖县每年投放博斯腾湖各类鱼苗不少于300万尾,以前鱼种单一,通过增殖放流,目前拥有鱼类品种32种。湖中盛产的池沼公鱼、草鱼、鲫鱼等10多个鱼类品种和150万亩水域分别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及产地认证。201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经正式审批“博斯腾湖鲤鱼、博斯腾湖草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博斯腾湖出产的有机水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并远销国内外。

2019年6月6日,新疆博湖县在博斯腾湖大河口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图为即将被放流博斯腾湖的扁吻鱼。摄影 年磊

近年来,博湖县以“鱼”为媒,进一步挖掘乡土文化,传承乡土味道,保护生态资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加快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展示美丽博湖建设活动成果及风土人情,打造生态特色宜居旅游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旅游产业为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经过多年的思考、探索,博湖县以“渔旅融合”的方式,“引进来,带出去”,把渔业与休闲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发展体验式消费,把外地的游客吸“引进来”品尝博湖的特色、优质水产品,同时让各地游客把博湖的水产品“带出去”,让各地游客成为博湖的宣传员、销售员。

博湖渔业的发展,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以鱼秀水、以鱼娱人、以鱼长寿、以鱼惠民”。如今,博湖正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通过渔文化、水文化、沙文化、芦苇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融合,推出渔家生活体验、渔文化展示、特色渔村、垂钓大赛等休闲渔业项目,一条与“鱼”结缘的产业链正方兴未艾,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