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影像:时间与记忆”著名作家王蒙与著名摄影家朱宪民对话北京国际摄影周

发布时间: 2019-10-24   |   作者: 樊航利   |   责任编辑: 陈勇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青春万岁 序诗》王蒙

“影像:时间与记忆”学术主题对话会现场  李霞/摄

2019年10月22日,在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影像论坛上,王蒙先生小说《青春岁月》序诗和画面再次呈现在现场,激起了在场所有听众的热情和回忆。台上,围绕“影像:时间与记忆”学术主题,一场有特殊意义的对话正在展开。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王蒙,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著名摄影家朱宪民,就文学与摄影进行对话。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树峰主持。

作为2019年北京国际摄影周重要主题论坛之一,主持人李树峰围绕文学与摄影之间的几个话题,请王蒙先生、朱宪民先生展开对话。

著名作家王蒙  李霞/摄

摄影、文学与我们的生活

摄影和文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二者一般都要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典型,塑造形象,反映真实等,但二者也有不同。

王蒙先生深情地回忆起他19岁时创作小说《青春万岁》时的情景。那是1953年,共和国已经成立,新生活已轰轰烈烈开始,人们对于未来充满幻想与激情,各种不可思议的新鲜事物涌现。他回忆起了胜利电影院、什刹海的游泳场……一切都值得留住与记忆,每一个日子都值得珍惜。小说,是他挽留这个世界,将时间得以印刻、纪念的方式。王蒙先生认为,文学中常用的“捕捉”跟摄影有着共通之处,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捕捉”,都有从映入眼帘一直到打动内心的体验。王蒙先生说他的小说《冬雨》来自于公共汽车上两个小学生在哈气的车窗玻璃上画画的情节,《风筝飘带》也是如此,他的许多作品都来自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捕捉。他认为朱宪民摄影作品集《中国百姓》也是以普通人为拍摄对象,通过捕捉而成,也源于他对生活的留恋与热爱。

朱宪民先生从戴红领巾参加黄河边上、村里学校的开国大典仪式开始讲起,他回忆起小时候没吃没穿的状态,感慨万千。他说,四十年前中国人愁吃不饱,现在愁如何减肥,时代的变迁太大了。摄影人的职责就是要记录这种变化。朱宪民先生18岁就开始学习摄影,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将目光聚焦于农民,改革开放后走遍了全国各地,拍摄了黄河流域、珠江三角洲、东北、西北等各地农民,这些影像是为中国几代农民的集体塑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记忆。

对谈中,两位艺术家一致认为,搞艺术创作,首先要热爱生活、珍惜现在的生活;摄影和文学的相近之处,是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留住美好;在主客观的直接碰撞中,使心灵之光与现实中的反射光直接碰撞,落在笔下、生成影像。

著名摄影家朱宪民  李霞/摄

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形象

朱宪民先生认为,文学和摄影的关系密切,有着相似的艺术表现能力。王蒙老先生用笔记录时代,而他是在用影像记录时代。作为一个拿着相机的匠人,职责就是记录客观形象。他的一生与中国伟大变革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出生于黄河两岸一个农村家庭的朱宪民先生,经历了建国70年以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7岁;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他22岁;改革开放那一年他38岁。这几十年的变化,给世人留下无限回忆,尤其是改革开放的40年。时代的进步也体现在农民形象的变化中。现在的老百姓,从黄河滩渠搬出来了,住着像别墅的小二楼、烧着煤气,过着小康生活,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

朱宪民先生谈到,影像是对这个时代的记录,是对普通老百姓细微生活的记录。作品是否优秀作品,老百姓既看得懂、又能喜欢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另一方面,好的作品也是正能量的输出。好的作品应该能打动读者、给人喜悦、予人希望。我们正处在数码普及、影像大量生产的时代,需要摄影人认真揣摩创作题材,承担起记录时代变化的历史责任,为后人留住一份美好、一份珍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树峰主持  李霞/摄

生活中那些“坚不可摧的细节”

王蒙先生的《这边的风景》于1973年开始写作,1978年修改定稿,2013年出版。跨越四十多年的时空,《青春万岁》在当下仍然热销。王蒙先生认为,我们无法选择创作环境,但一首创作不能等,有了想象的好条件也不见的能创作好作品的。他例举很多细节来说明,生活细节是我们创作的不竭源泉,细节描写本身就是文学的特点之一,摄影虽然不能摄取所有细节,但却也令人回味无穷。朱宪民先生镜头下没有名人大官,全是普通人,但很有说服力,让我们联想起很多东西,这正是他作品动人之所在。

对话现场  李霞/摄

与时代共脉搏

朱宪民先生认为,新闻照片是为今天拍摄的,纪实照片是留给明天的,反映85%的百姓生活实际的作品才称得上真实、才算是客观。比如,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时候举国上下戴军帽、背绿书包;到了80年代中期,就开始流行喇叭筒裤、旅游鞋、旅游帽子,真实的历史和时代在服装细节中显现。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时代的变化。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就是抓住时代的特点、符号,在拍摄过程中观察、提炼社会最典型的瞬间。

嘉宾合影  李霞/摄

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

王蒙先生认为,创作要在点滴中感受时代变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为人民的生活而感动。中国百姓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不管历史如何变化,他们都昂首向前。在新时代,中国人凭借其特有的爆发力、生命力走向世界。他认为朱宪民先生的摄影作品,非常好地体现了以人民中心的创作导向。

活动现场  李霞/摄

在论坛现场,王蒙先生、朱宪民先生还热心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并鼓励大家要建立广泛的兴趣、保留对生活的热爱、无限珍惜;在创作中保持激情、寻找力量。王蒙先生书写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朱宪民先生拍摄的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影像。两位老先生约定,出一本书,让文学和摄影同频共振,,在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同频共振,做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做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家!                 

                                                  (文/樊航利   摄影/李霞)